• 唯玉為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商 越    時間:2021-09-18





      紅山人有“唯玉為葬”的習俗,而且墓葬等級高,如牛河梁第二地點第21號墓,是隨葬玉器最多的一座。墓主人為一老年男性,周身陳祭大量玉器,琳瑯滿目共計20件,卻無任何陶器和石器,而且紅山玉器用料考究、做工精美、造型繁多,繼承了本地區興隆洼、查海文化玉器的雕琢傳統,是遼西地區史前雕琢與使用玉器進入鼎盛階段的標志。 


      為什么紅山人如此推崇玉器,這些玉器被賦予了怎樣的功能? 


      考古專家郭大順解釋說,因為玉器具有自然天成、圓潤光澤、觸之溫和的特性,因此被紅山人認為是宇宙的精華“靈物”,成為他們溝通天地、祖靈和神靈的最高品位的物質媒介,即“禮器”,在社會生活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為紅山文化最突出的物質成就,玉器不僅是體現聚落規模和等級的標識,也是社會信仰和精神領域的反映。從造型到出土狀況,紅山玉器以玉通神、唯玉為禮的內涵,其實是在表達紅山人對大自然的尊重、保持與自然界溝通和諧的觀念,是視精神高于物質理念的體現。 


      郭大順說,這種通神為禮的觀念,在其他區域文明起源過程中也有強烈的反映,如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無論北紅山文化,還是南良渚文化,都是以當地原生文化為主發展起來,并借助先民的遷徙、玉器的傳播,達到各地區文化觀念的交流、碰撞、融合。 


      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國祥認為,“唯玉為禮”是西遼河流域文明化進程中的核心要素,由此也確立了該地區在中國文明起源進程中的重要地位,為中國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轉自:遼寧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