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記者從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從出土的“人戎于獲侯”的甲骨文字可以判斷,姚河塬城址可能是西周獲國都城。
據了解,近日,寧夏文物考古所和彭陽縣文物管理所在2021年第8期《考古》雜志,發表了《寧夏彭陽縣姚河塬西周遺址》一文。
文章稱,姚河塬西周遺2017PYIM13出土“人戎于獲侯”的甲骨文卜辭,對判斷姚河塬城址的性質和國別提供了最為直接的材料,說明姚河塬城址可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諸侯國獲國的都邑城址,是目前發現的周人最西北的軍事前哨基地,主要對抗的人群是西周邊疆以西的戎人族群。
姚河塬城址出土的文字材料以甲骨文為主,卜骨、卜甲都有發現,所涉內容有農業生產、巡狩、戰爭等主題,總計字數約150余字。這些文字材料分別出土于墓地、鑄銅作坊、房址等,分布范圍較廣,從城址的中心到邊緣區域都發現有甲骨文,表明該城址使用文字比較頻繁。
通過近年來持續的考古發掘,明晰了姚河塬獲國都城是從西周早期延續到西周晚期至周人東遷洛邑,貫穿整個西周歷史,是具有連續性的周文化在西北地區的橋頭堡。除了修建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址和高等級墓葬以外,他們還擁有先進的青銅鑄造技術,以及象牙器、原始瓷器、玉器、綠松石等奢侈品的交流和獲取渠道。
姚河塬城址的考古發掘,對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系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也為研究隴東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和社會復雜化進程提供了新視角。
記者:于晶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