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年的“定縣漢簡”修復保護工程自今年6月啟動以來,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紅外照相、紅外掃描提取竹簡文字圖像信息的工作已接近尾聲。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湖北省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研究,整理修復上萬枚殘缺、炭化、變形的竹簡。
1973年,河北定州八角廊40號漢墓發掘出土一批竹簡。該墓早年被盜、被焚,竹簡出土時散亂殘斷且炭化嚴重,字跡察辨十分困難,被送往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進行破譯解讀。此后,學界一直在為完整、全面出版“定縣漢簡”信息而努力。
據不完全統計,“定縣漢簡”共有1.5萬枚左右,其中尚未整理的殘簡1.1萬余枚,已分篇單放的4000余枚竹簡中,其中約1/5保留較為平整,3/5已發生彎曲變形。目前,《河北定縣漢簡保護修復方案》已通過權威專家的函審論證。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