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學經典到舞劇精品的別樣演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張俊雅    時間:2021-11-12





      《家》是巴金先生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最受讀者歡迎的一部。舞劇《家》在這部大家耳熟能詳的文本基礎上選取了最具有代表性與張力感的四個情節,以民族舞劇的形式成功將這一經典文本視覺藝術化,并獲得了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

      不同于原著小說采用覺慧這個典型的進步新青年作為主人公,舞劇《家》以覺新作為主角,并且選擇了最具有戲劇沖突的幾個情節作為主要舞段,將文本本身被時代主題等所遮蔽的人性主題凸顯了出來,讓觀眾能被那種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逃無可逃的人道主義困境打動,引起共鳴。

      被困的囚徒:在身份認同焦慮中分裂扭曲的自我

      舞劇第一幕,覺新登場。他在由幾個椅子構成的簡單舞臺布景中間獨自舞著,忽明忽暗的燈光,時輕時急的音樂,覺新的表情在悲喜之間反復變化,動作在激烈與壓抑之間來回橫跳,這訴說著人物內心的反復拉扯。舞臺中央由椅子組成的空間布局始終將覺新困在其中,逃而難逃,這表現了覺新被局限在椅子所象征的家這一封閉空間內,渴望逃離卻無法決絕地與舊家庭分裂的心情。一直以來的高家長孫身份讓覺新無法擺脫家族責任,他有越界的理想,卻沒有徹底否認舊身份的勇氣,五四新青年的理想身份與傳統家族繼承人的現實身份讓他始終困在身份認同的焦慮中,并逐漸扭曲成為了家的囚徒。

      這里通過表現個人內心矛盾的獨舞與表現現實困境的人與椅子之間的共舞,將覺新這個生長在封建大家庭桎梏中不健全的五四青年形象直觀地呈現給了觀眾。舞劇中覺新舞步的設計始終在突出一種帶著鐐銬行走的步伐感,凸顯了這一人物形象步履維艱的處境。

      犧牲的愛情:在固有社會秩序中被動接受的無奈

      覺新與瑞玨的婚禮是舞劇的第一個高潮,為了表現覺新這一人物的悲劇色彩,他與瑞玨,梅表姐的錯位愛情也是舞劇中的一個重點。在宏大的婚禮舞蹈中,覺新被迫娶了瑞玨這個家族為他選定的新娘。觥籌交錯,迎來送往的舞蹈場面烘托出了一種歡快的氛圍,熱鬧的群舞與在婉轉傷感的哀歌中覺新凄涼的個人舞蹈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展現了人物身處于現實與理想間的巨大反差中的心靈落寞。這一舞段中,覺新始終在眾人與新娘之間躲避,困在包辦婚姻中,無奈地扮演著新郎角色。

      新婚當晚,舞蹈場面由白天婚禮的熱鬧轉入凄清,背景音樂也由輕快轉為悲愴,舞臺燈光的色調變得單調模糊,覺新沉浸在了蒼涼的心境中。與瑞玨的雙人舞,若即若離之間將覺新的無奈、被動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那段存在于覺新想象中的與梅表姐的雙人舞,則呈現了二人情投意合卻被迫分離的遭遇。現實的妻子與理想的伴侶的反差使這場婚禮成了覺新悲劇的注腳,它不僅宣告了覺新美好愛情夢的幻滅,也象征了覺新追求個人自由的夢想又一次破碎。

      舞劇第三幕,瑞玨、梅表姐與覺新的三角關系以梅表姐的遠走結束,舞臺上聚光燈中同時展現了兩個場景,伴隨著梅表姐泣淚的孤獨背影緩緩淡出,覺新陷入了落寞痛苦,瑞玨苦心安慰,但于事無補。兩個場景同臺上演,強化了覺新作為一個無奈的接受者,難以改變三人現狀的絕望感與無力感。

      隕落的宿命:在妥協與退讓中成為了家的陪葬品

      第四幕瑞玨與覺新那段和諧美好的雙人舞,讓覺新這個悲劇人物身上開始出現了一點幸福的希望,然而很快這點希望的火花就被掐滅了。在一段掙扎、痛苦的舞蹈之后,伴隨著哀樂與風聲,瑞玨這個美好的女性死在了那把象征著封建家族權威的椅子上,強烈的白光打在二人身上,覺新不舍地與妻子做了最后的告別。此時哀婉的歌聲響起,覺新的痛苦走向了一個極致,接著在一段急遽的音樂聲中覺新近乎癲狂地舞蹈著,然后轟然倒下。覺新這個可憐可悲的人物在這里迎來了他現實的隕落。最后在覺新的想象中,梅、瑞玨、鳴鳳三個女人同時出現又緩緩消失在了在云霧繚繞的舞臺上。每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都在家的枷鎖下走向了滅亡,伴隨著這些生命一起隕落的還有覺新的理想與希望。至此舞劇《家》完成了對于覺新悲劇宿命的表達。

      覺新在對現實一次次的妥協中丟失了理想,也丟失了自我。在與瑞玨成婚后本以為可以實現最簡單的安穩度日的理想,然而現實卻殘忍地連他最后的幸福也奪走了,瑞玨這個溫暖善良的女性的死是對封建禮教最有力的控訴,舞劇將這一情節的悲劇性也渲染到了極致,它成了瑞玨生命的終點,也成了覺新生命力的終點。它敲響的不僅是現實的喪鐘,也是理想的警鐘。覺新是在一次次的妥協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暴力,和腐朽的封建文化一起將自己推向了絕望的深淵,缺乏改變現實的行動力讓他最終連理想的力量也一起喪失了,無可奈何地和舊家庭一起走向覆滅,成為了家的陪葬。

      覺新這個清醒的淪陷者屬于歷史,也屬于當下,舞劇《家》選擇這一典型的受困者形象,重述了個人由于身份認同焦慮,社會固有秩序束縛,以及個人對現實的妥協退讓等原因陷入兩難處境的經典故事。覺新的悲劇告誡當下每一個有理想卻沒有現實行動力的自欺欺人者、盲目從眾者、妥協退讓者,不要為自己戴上無形的枷鎖,只有勇敢掙脫束縛,才能走出困境,擺脫夾縫人的命運。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