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考級:振興粵劇的一個重要支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2-13





      日前,粵劇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啟動儀式暨首屆粵劇考級活動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舉辦。來自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宮的100名粵劇培訓學員,作為首批考級學員參加了首屆粵劇考級活動。據介紹,粵劇社會化考級從構想到鋪開,前后經歷了近3年的時間。2019年,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首次在全國人大的會議上,提出了相關建議,同年,廣東粵劇院組建了社會化考級工作小組,開始著手編制考級教材;2020年,成立粵劇考級委員會,完成相應教材及規章的初步編修工作;2021年,完成粵劇考級教材的編撰及粵劇考級網站的建設,并與各地逐步成立粵劇考級培訓基地。

      作為在廣東影響深遠的地方戲曲,粵劇在當下,也面臨著一些困境:一方面,粵劇有著眾多的愛好者,社會基礎廣泛;另一方面,粵劇在年輕人當中的影響已經減小,粵劇人才,也有后繼乏人的危險。因此,粵劇也需要振興。

      當前,對于粵劇的振興和發展,有著諸多有利的條件。基于樹立文化自信的考量,國家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粵劇顯然是這一大方向、大趨勢的受益者,比起前些年,粵劇顯然有了更為豐富的資源和更好的發展環境。條件變好了,如何利用好這些有利的條件,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顯然,培養出更多、更為優秀的人才,是振興粵劇的關鍵。對于任何一種藝術,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所產生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藝術家的影響力,對應著這門藝術的影響力。粵劇也是如此,需要明星、名家和大師。除此之外,粵劇還需要各個層級的人才,比如說基層的骨干,擔當普及重任的優秀的老師。

      那么怎么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呢?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1984年在上海視察期間做出的“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對于各行各業來講其實都是適用的。對于孩子的培養,規范性、正規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三腳貓、野路子的老師,有可能會親手毀掉一個富有潛力的苗子。粵劇考級的意義就在于:通過考級的要求和引導,把對少年兒童的培養,納入到一個規范的軌道上,讓他們能夠接受正規的教育,把他們身上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保證培養的質量,最終成為優秀的粵劇人才。有了充足的人才,粵劇的振興才有根本。在政府、社會、從業人員都在齊心協力努力振興粵劇的當下,粵劇考級毫無疑問會是促進粵劇振興的一個重要支點。

      當然,有了美好的初衷、良好的開端,要收獲成功的結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考級教材和教學的質量、考級的公平性公正性、如何通過考級來增加社會對粵劇的關注度,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關注度,以及如何通過考級來激活市場,這些都需要嚴肅的思考,踏實的推進。

      (作者周云,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轉自:羊城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