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澗磁村定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并經省政府批準。該規劃包括規劃文本、圖紙、說明和基礎材料匯編等內容,是做好澗磁村定窯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的基礎規劃。
澗磁村定窯遺址,是1988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窯址位于曲陽縣澗磁村、燕川村一帶,總面積達10余平方公里。歷史上,定窯燒瓷長達六七百年,是我國著名的白瓷窯系代表,其器形、紋飾及覆燒技法對各地瓷窯影響較大。其產品遠銷海外,在瓷器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中國制瓷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窯窯址調查和發掘工作逐漸展開。故宮博物院先后兩次派人對定窯遺址進行實地復查,確認曲陽縣澗磁村為定窯窯址所在地。
1960年至1962年,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對澗磁村的地理位置、環境與自然條件以及窯址分布范圍和文化層堆積情況進行了調查,并試掘420平方米。1985年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對定窯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此次發掘近2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窯具。此后又進行了一些小規模清理和調查。2009年底至2010年初,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曲陽縣定窯遺址文物保管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定窯遺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了豐富的遺跡和遺物,取得了豐碩成果,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悉,該《總體規劃》將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及合理利用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保護澗磁村定窯遺址文物本體及環境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有重要意義。
轉自:河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