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河泊所遺址考古工作有了新進展,出土簡牘的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河泊所遺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一處周代至秦漢時期的大型遺址。2021年以來,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泊所遺址中的上西河村西南、上蒜第一小學北側地點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漢代建筑遺跡,出土大量封泥、簡牘,為尋找西漢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線索,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
記者了解到,河泊所遺址出土的簡牘集中出土于上蒜第一小學內編號為18號的灰坑中。目前,出土簡牘的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發現帶字木牘殘片約1066枚,不帶字8812枚。已辨認出的文字包括“滇池以亭行”“建伶縣”“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等,是反映當時益州郡行政往來的文書。
下一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還將聯合省外專家,通過脫色脫水處理等技術手段,對簡牘進行進一步清理、保護,以便后續展示與研究。(記者 胡遠航)
轉自:中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