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啄木鳥、搗藥的玉兔、走鋼絲的小人、跑動的卡車……在泰安市泰山區的一家木工坊,一塊塊工業生產剩下的木頭邊角料,在手藝人彭建宗與同伴的手中,變成一個個精致的木制工藝品。
3月3日,在木工坊內,彭建宗正在制作一件平衡教具。在他的身旁,擺放著走動系列、拉線系列、車船航模系列、生活用品系列、木玩系列、擺件飾品系列的木制工藝品。彭建宗告訴記者,木材包容性強,可塑造能力高,通過對木材本身、不同木材的拼接、木材與其他材質的結合,能創作出千變萬化的作品。
“我們都是從小就喜歡動手操作,后來就自學木工,成立了游木工坊,一開始是兩個人,后來慢慢增加到了5個人。”彭建宗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木工坊成立于2018年,以研發、設計、生產木藝制品為主,主要做商業手作木藝體驗的驅動與服務、商業木制成品零售的驅動、木制旅游產品的鋪設驅動、教育機構內容的輸出、社會企業與機構的跨業界合作、展會展陳內容的驅動等。
彭建宗介紹說,工坊使用的原材料有工廠生產剩下的邊角料,也有捐贈、專門收購的木材,他們會把木材分類存放,然后根據材質、大小等再進行加工設計。“我們致力于做既承前傳統工藝,又適應現代需求啟后的創新木制產品的開發,傳播手作文化,讓更多人體驗木作的樂趣。”
目前木工坊正開發研究各種木質教玩,并通過配套視頻、PPT、教案來完善開課流程,降低授課難度,同時跟進老師的集中技術和設備應用培訓及設備檢查維護等服務。“作為一名手工藝者,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匠心不變,不斷磨煉技術,將產品做得更精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木質產品,并學習研究泰山文化,爭取開發制作出精致的泰山文創產品,傳播泰山文化。”彭建宗說。(孫婷婷 劉小東 魏寧)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