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為鄉村發展聚力賦能,體現當代價值,具有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拓寬鄉村振興發展路徑的重要作用。民進中央《關于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提案》中指出,目前,非遺存在活化利用不足、與鄉村文化建設聯系不緊密、非遺傳承人交流傳播有限等問題,使得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能力尚未完全發揮。
該提案建議,首先要積極探索“非遺+”模式,利用農產品、農副產品的產品包裝和文化營銷,發掘文旅項目周邊和紀念品價值,推動非遺與旅游、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及體育領域的融合發展,增強非遺發展活力。打造融媒體平臺,提高非遺文創產品的傳播質量。
其次要挖掘非遺蘊含的文化精神。鼓勵對非遺進行再創作,運用地方戲曲、小品說唱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樣式,以鄉村生活、鄉村生產、鄉村習俗為切入點擴大宣傳。建立“鄉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時收集散落在民間的珍貴資料。
最后要對現有傳承人制度進行補充完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傳承人的分類管理機制,創建更具有實用性、多樣化的傳承人培訓與培養機制、評價與獎懲制度。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