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歷史、弘揚科學家精神 重慶自然博物館開放兩大常設展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6





      重慶自然博物館21日連開兩大常設展覽,旨在將展覽展示與文物活化利用有機結合,謳歌老一輩科學家與實業家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


      據介紹,兩大展覽分別為“百年地史壯麗畫卷——中國地質調查所歷史陳列”和“服務社會富強國家——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事跡展”。


      這兩大展覽之所以面世,與重慶自然博物館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息息相關。記者獲悉,重慶自然博物館前身是1930年由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在重慶北碚創辦的中國第一家民辦科學院“中國西部科學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國性學術機構聯合組建的“中國西部博物館”,先后聚集了翁文灝、楊鐘健、黃汲清、俞德浚、常隆慶、施白南等50余名國內著名科學家在此開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等重大發現。彼時的北碚被譽為“科學中心”,為中國現代科學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在科學界創下多個“第一”。


      具體來看,“中國地質調查所歷史陳列”以科學家精神為主線,以時間順序為脈絡,立足中國近代科技史、著重于抗戰內遷科學,設計5個主題內容版塊,展出民國文獻、地礦標本、土壤標本、北京人頭蓋骨模型及多媒體互動展項217件,文物數量83件、多媒體互動展項10余套,首次向公眾系統展現了中國地質調查所從草創成立到成果累累,從抗戰西遷到新中國成立后重組改制的生動歷程。


      2023年是盧作孚先生誕辰130周年。“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事跡展”在盧作孚舊居內推出,通過“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抗戰救國”“國際交往與中國建設”五大板塊,以豐富的照片、實物、史料、視頻向廣大觀眾還原了愛國實業家盧作孚的生平歷程及思想成果。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重慶自然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館長高碧春在展覽開幕式上說,將展覽展示與文物活化利用有機結合,進行原址陳列,既是為了真實地反映歷史,更是為了引導社會公眾傳承歷史文脈、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愛國故事,激發愛國情感,塑造地質歷史及抗戰文化展覽品牌。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