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零陵古城冉溪廣場,矗立著幾座3米余高的鼓塔。這個鼓塔由各種不同尺寸的樂塘皮鼓疊放組成。伴隨健碩老人鏗鏘有力而又極具節奏感的搶鼓表演,眾多游客前來圍觀。
“樂塘皮鼓制作技藝是傳統手工技藝類非遺項目,它源于民間,具有較高歷史文化社會價值。”樂塘皮鼓制作技藝傳承人、永樂皮鼓廠廠長張艷群說。
近年來,湖南零陵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造性轉化,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項目傳承人開就業工坊,就近安排民眾就業,幫助農民致富,讓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張艷群將工坊設在農村,所有員工都是農民,目前已安排20余人就業。“后續擴大規模,可以安排更多農民朋友就業,讓他們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賺錢。”張艷群說。
“秦宮刮痧術”是傳統醫藥項目,傳承人秦衛國在零陵朝陽街道諸葛廟村開辦了傳承基地,常年免費培訓技師,擴寬了農民朋友就業渠道。今年以來,他針對殘障人士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培訓人員近50人。一些學員在各自家鄉開辦了刮痧館。
“水口山牛扣”是零陵特色美食,其制作技藝已列入永州市級非遺項目名錄。該項目傳承人李平榮整合資源,成立了集傳承、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服務貿易公司,選材、工藝和制作非常精致,年銷售額達50余萬元,帶動了當地食用牛養殖業發展,推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非遺工坊建設,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大西門涼拌粉制作技藝傳承已超過百年。目前,在零陵,大西門涼拌粉店安排百余人就業,帶動10余戶人家踏上致富之路。
“我們堅持以文化推動產業,以產業發展文化的工作思路,通過不斷開發與整合本地區獨特的鄉村文化資源,探索出文創、‘非遺+’等多種方式,助推鄉村文旅產業升級提質,助力鄉村振興。”零陵區文旅體局黨組書記張小麗說。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