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水依然,城墻業已老。近日,走進襄陽古城,時不時有游客手指“岳字磚”,談論起岳飛的故事。時過境遷,許多磚塊上的字跡仍清晰可見。襄陽城墻管理所所長張寧寧在一旁,不時為游客解惑。
“電影《滿江紅》熱播后‘岳字磚’備受關注,但據專家考證,并無確切依據證明它與岳飛有關聯。”張寧寧說,城墻上每一塊磚都有自己的故事,值得去呵護和研究。
“80后”張寧寧守護古城墻已有2年多,每天她都會檢查這里的一磚一瓦。在古城游走,不難發現街巷里有很多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與直播推介古城的網絡達人。如今,像張寧寧這樣的“古城守護者”越來越多。
自2001年襄陽古城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襄陽市保護與利用規劃體系逐步完善。2019年以來,襄陽市不斷加大襄陽城墻的保護修繕力度,實施了襄陽城墻長門段、仲宣樓段等的修繕工作。
為恢復襄陽城墻的環境風貌,襄陽拆除了東城墻下8個公園游樂項目,并收回夫人城、襄王府等6處文物和歷史建筑的經營權,同時有序推進環城公園辦公樓拆除工作,古城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疏解。
“每逢雨后就需要對墻體進行全面檢查。”張寧寧介紹,為常態化管理,襄陽城墻上還安裝了數字化自動監測系統。接下來,襄陽將加快推進古城文物展示利用,用厚重的歷史引導游客樹立保護古城的意識。
據史料記載,襄陽古城城墻始建于漢代,彼時為夯土所砌,宋朝開始使用城磚。元末明初,朱元璋命平章鄧愈重修襄陽城,奠定了襄陽城的最終格局。此后,襄陽古城又屢經整修,現今保留下來的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墻體。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