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十五年:在保護與活化中傳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12





      “土樓之鄉”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的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里,一座座土樓或方或圓,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農田、翠竹、拱橋、水車等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吸引游人遠近而來。

      “申遺成功,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迎來暑期旅游熱的“振成樓”樓主林日耕,正忙碌著接待游客。

      從1991年受聘為土樓講解員起,林日耕的職業生涯已走過30多個年頭。在此出生、長大的他,日復一日向游人講述自己的家園,這成了他最幸福的事。

      “作為土樓人,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就是要讓祖宗留下的土樓走向世界,造福鄉親。”林日耕的夢想越來越真實。他的夢想,依靠的就是大家的守護。在他帶動下,很多年輕人紛紛回鄉創業,融入土樓之旅的發展。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包括龍巖市永定區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漳州市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

      “福建土樓”申遺成功15年來,永定扎實推進世遺土樓保護工程,永定人更是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倍加珍惜祖先留下的珍貴財富,竭力把來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走出了一條世界遺產保護帶動旅游業發展、旅游業發展反哺遺產保護的路子。

      2015年,投資1億多元(人民幣,下同)的福建土樓博物館在永定落成。同年8月,經中國僑聯批準,福建土樓博物館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2021年5月19日,借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辦之機,《福建土樓》特種郵票在永定首發,振成樓、承啟樓等世界文化遺產土樓迎來高光時刻,上了“國家名片”。

      據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永定土樓景區接待游客218.52萬人次,門票收入7800.82萬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44.18%、640.73%,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近年來,永定爭取并下達各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5億元,不斷加大對土樓保護維修力度;還與騰訊互娛合作,打造特色電競賽事、電競場館、電競酒店及線下體驗館,推動“電競+旅游”。

      永定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持將世遺保護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在保持土樓原始風貌的基礎上,在土樓景區引進民宿集群、數字文旅、沉浸式演藝、研學教育等文旅項目,促進土樓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福建土樓再保護、再利用,讓土樓文物真正“活”起來。

      在漳州,當地同樣重視世遺土樓的保護與活化傳承,通過保護性開發、創意性研發、特色化營銷,不斷激活漳州土樓資源,持續打響“花樣漳州,世遺土樓”精彩名片,讓土樓更加流光溢彩,讓土樓人家過上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據南靖官方透露,15年來,該縣先后累計投入26億多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土樓景區綜合環境更加美麗、交通路網更加完善、配套產業更加健全,一批旅游新業態應運而生,一批精品旅游村嶄露頭角,一批精品酒店民宿競相綻放,土樓旅游年收入相比申遺前增長了100多倍。

      “15年前,我的第1家民宿僅13個房間;現今,我已有4家民宿共60間客房。”南靖民宿從業者簡桂娥告訴記者,當地土樓民宿已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南靖土樓景區也吸引了2.5萬名外出青年返鄉創業,建設美麗家鄉。

      在6日舉行的福建土樓(南靖)申遺成功15周年系列活動暨南靖縣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總投資達28.46億元的10個文旅項目現場簽約,鄉村美食節、機車游土樓等系列活動助陣推介土樓。

      “土樓是用土創造出的‘藝術品’,這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獲聘為福建土樓(南靖)旅游形象大使的南靖籍旅美青年鋼琴演奏家阮揚揚表示,希望創作一首土樓曲子,讓世界都聽到南靖土樓的聲音,助力土樓更好地走向世界。 (張金川  劉永良)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