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南織女”守護傳統技藝 “傳幫帶”綻放毛南錦魅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19





    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近日在該縣柳浪咧小鎮民族服飾街區組織舉辦系列非遺技藝培訓班,環江縣毛南族織錦藝人蒙麗再受邀開設毛南錦編織技藝培訓班。


      毛南錦在毛南語中稱為"nalang",意為"織出的花",流傳于廣西環江縣一帶,織錦以棉、絲合織而成,棉線作經,彩色絲線為緯的提花織物,織出來的錦結實厚重,主要用作被面、背帶、掛包、毯子等。

      今年38歲的蒙麗再是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毛南族織錦技藝傳承人。她說,兒時,母親的嫁妝、背帶等物件都有毛南錦裝飾。蒙麗再出嫁后,其婆婆是編織毛南錦的能手,在跟著婆婆學習的過程中,她對毛南族織錦有了越來越深的感情,她立志將這一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蒙麗再潛心學習毛南錦編織技藝十余年。今年1月,她成為河池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在培訓班里,蒙麗再展示了毛南錦的傳統織造技藝,并向學員們介紹毛南錦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制作過程,分享自己在傳承與發展毛南錦編織技藝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蒙麗再在學員身邊一一指導講解,并一步一步進行步驟示范。飛梭走線,一根根色彩鮮艷的棉線、絲線,在織機上不停地穿梭,一會兒推一會兒拉,圖案的雛形逐漸在織機上顯現。

      “我從事毛南族織錦有12年了,我想把毛南錦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讓更多人了解毛南錦,了解毛南族的傳統文化。”蒙麗再說。

      此次培訓班吸引了河池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老師和一些剛剛結束高考的學生前來學習。學員們表示想更多了解毛南族織錦的傳統編織技藝,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在生活中使用毛南錦。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