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08





      記者3日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獲悉,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古發掘項目中期評估會近日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舉行。

      會議認為,龍骨坡遺址2023年度的發掘收獲豐富,通過發掘獲取了數量可觀的石制品材料,并留下了清晰的遺物地層、三維坐標、產狀等信息,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亦為人類起源與演化、環境演變等問題提供了重要印證,對今后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巫山龍骨坡遺址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新城村,自1985年以來,已經歷過四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種脊椎動物化石。根據動物群及地層對比為早更新世早期,最新測年結果為距今250萬-200萬年前,該遺址是目前歐亞大陸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支持“人類多地區起源”學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對研究長江及其三峽谷地的發育史亦有參考作用。

      自1985年以來,遺址經歷過4個階段的考古發掘,第五階段考古發掘于2023年8月16日啟動,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持發掘。此次評估會旨在評估近80天的精細化發掘階段性成果,并探討下一步發掘與研究計劃。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權威專家與會。

      專家組認為,龍骨坡遺址的發掘規劃經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云南大學等團隊的共同商討論證,工作方案詳細完備,技術路線切實可行。發掘區域選擇合理,發掘面積掌控得當。發掘過程中,運用全站儀測繪、三維數字掃描建模等科技手段,同步開展多學科合作,在發掘理念、方法、技術方面有所創新,為遺址后期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全面詳實的科學資料。遺址地層劃分把握準確,文字記錄、圖像記錄和各類表格準確規范,值得其他舊石器時代遺址項目參考。

      龍骨坡遺址的年度發掘目標,一是旨在發現更多的人類和古猿化石材料,尋找更多具有明確人工打制痕跡的石制品材料,并進一步探尋人類演化、洞穴成因、環境變化等科學問題;二是梳理和理清歷年來發掘的地層序列。目前,項目團隊已全面收集已有的考古和地質地貌資料,對遺址范圍、內涵、價值有了更深入和準確的了解。

      專家組認為,龍骨坡遺址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持續的考古發掘工作必不可少;建議在今后的發掘工作中,應注重多種測年方法相互印證遺址地層年代序列,石制品研究方面可著力探尋石灰巖石制品的打制技術及演變規律。(記者鐘旖)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