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湖遺址發掘40周年:海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新發現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09





      紀念賈湖遺址發掘40周年暨第二屆賈湖文化國際研討會4日在河南漯河舉行,來自海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探源賈湖文化尋根中華文明”主題,共話賈湖遺址新發現。

      賈湖遺址位于河南省舞陽縣,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淀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前期聚落遺址,距今9000年至7500年。從1983年至2013年,共進行了八次考古發掘。今年9月底,賈湖遺址啟動第九次考古發掘。

      其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賈湖先民精神世界研究;賈湖文化來源與去向研究;賈湖文化在中華禮樂文明進程中的地位和價值研究;賈湖遺址保護與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等內容,展開討論。

      賈湖遺址主要發掘者、主要研究者之一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居中介紹,賈湖遺址在中國音樂起源、農業起源、家畜起源、漢字起源以及原始宗教等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里出土的多音階骨笛、具有原始文字性質的符號、炭化稻米等備受學界關注。賈湖文化的創造者不僅是優秀的獵人、漁夫和工匠,還是優秀的音樂家,賈湖文化的發現,再現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輝煌。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告訴中新網記者,據最新研究顯示,賈湖遺址面積不止5萬平方米,或超過6萬平方米。另外,賈湖遺址核心區周圍可能存在“圍溝”,“一旦證實,這將成為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圍溝’遺址”。

      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劉莉告訴記者,學界一般認為賈湖先民是采用蜂蜜和水果作為糖化劑來發酵釀酒。最新研究顯示,賈湖先民釀制的酒應為曲酒,以大米為主要原料制曲,并加入其他谷物、多種野生塊莖植物及堅果進行發酵釀制。

      “賈湖先民喝的酒更像今天的黃酒和紅曲酒。”劉莉說,這或許與當時稻米的北向傳播有關系,賈湖遺址可能是這個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漯河市政府聯合主辦。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