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戲稱為“呱啦葉子”的周村燒餅,紙一樣薄,入口嘎嘣脆,唇齒留香;傳承兩千多年,滋補養生,東阿阿膠名揚天下;真材實料、肥而不膩,來到濟南,超意興把子肉是必嘗的美食。企業代代發展、民眾口口相傳,從衣食住行到工藝美術,各行各業都有諸如周村燒餅、東阿阿膠這樣的老字號。從古代到現代,老字號是牌匾,是口碑,更是一個地區珍貴的文化資源和歷史記憶。
如何生動展現老字號的文化遺產價值、講好老字號的故事?作為推廣老字號的文化載體,一直以來,老字號博物館備受公眾期待。據老字號數字博物館分布圖,當前山東共有中華老字號59家,山東老字號256家,這些老字號平均年齡96歲,百年以上企業共有108家。
“只能看不能摸”是大家參觀博物館都知道的規矩。山東博物館與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聯合打造的“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中,風箏、木版年畫、掐絲琺瑯、陶瓷拉坯、手工皂……不僅能看,還能摸、能做、能帶走。在山東,這樣的老字號博物館有65家。年輕人走進博物館,了解老字號歷史,傳承非遺工藝,過足了一把文化癮。從歷史深處走向大眾,博物館“火”了,老字號“活”了。
老字號價值在于“老”
歷經風雨動蕩、興衰沉浮,保存至今,老字號是指傳承獨特產品、技藝或服務、理念,取得社會廣泛認同的品牌。在時間的沉淀下,代代發展、口口相傳的老字號,展現出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
老字號品牌不僅是商業標志,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老字號的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頂層規劃層面,這項工作一直備受重視。自2006年《商務部關于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的通知》開始,老字號振興工程便已徐徐展開。2022年,《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再次強調要加強老字號歷史文化資源發掘、促進老字號歷史文化資源利用。
事實上,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生活需求變化,部分老字號因為傳統技藝傳承難、經營管理困難、產品更新慢、品牌形象模糊等問題,逐漸消逝,有的老字號已經淡出公眾視野。官方數據顯示,現存的一千多家中華老字號,只有10%生產經營效益較好,能維持盈虧平衡的企業僅為40%,其余都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長期經營不善的55個品牌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老字號來說,怎么被新時代的消費者看到,是它們首要關心的問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不再吃得開。
底蘊深厚的老字號想突破難題,首先要建立文化認同,品牌才能有市場,因此老字號博物館出現集群式發展意義深刻。老字號博物館的建設,可以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方面,老字號博物館給企業帶來了新活力,激發了消費力。展示老字號的發展歷程、產品制作過程和品牌故事,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老字號,激活老字號的創新動力,使文、商、旅三者融為一體。另一方面,老字號也是進行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通過豐富多彩的展覽、互動體驗和教育活動,老字號博物館為年輕人提供了學習傳統文化和技藝的空間,增強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
活態的文化遺產需要活態的傳承
傳承文脈,老字號博物館向公眾敞開大門,成為共享的文化資源,這是面對新的市場、新的受眾、新的需求,老字號求新求變、自我革新的真實寫照。
活態的文化遺產,需要活態的傳承。在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觀眾可以體驗掐絲琺瑯、做木版年畫或者中醫藥香囊,還可以學習魯繡技藝、陶瓷拉坯,或者制作風箏,歡聲笑語不斷。淄博的周村燒餅博物館,觀眾可以看到周村燒餅的歷史沿革,感受勞動人民的樸實和智慧,吃到香脆的燒餅。中國龍口粉絲博物館、菏澤非遺傳承館、文登金長林花餑餑體驗基地、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老字號遍地開花,吸引了大量民眾前往體驗。
老字號博物館火了,除了收藏、展示的功能,靠近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創新傳承方式,融入現代生活,才能真正讓老字號“活起來”。
據統計,全省已建成開放老字號博物館65家,共有各類藏品2.4萬余件,21家老字號博物館被所在城市納入精品旅游推薦路線,30余家老字號企業博物館開設手工體驗項目。老字號的歷史發展過程、非遺技藝的再現和行業科普、老字號的傳承創新是老字號博物館的重點內容。
文博熱的映襯下,老字號博物館憑借自身特色,重塑文化內涵與外延,成為文旅新熱點。平均年齡96歲的山東老字號,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中國阿膠博物館、周村燒餅博物館、濟南泉水豆腐博物館等都是年輕人City walk的必打卡項目。創新消費場景,一些老字號博物館與劇本殺等業態融合,開發數字IP,文旅產品和服務亮點不斷。
老字號要打出新招牌
要想獲得長足發展,老字號必須抓住消費者,才能抓住下一個時代。消費者喜歡什么、需要什么,老字號就應該提供什么。有人說老字號的“老”,是老百姓的“老”,此言不虛——老字號多年樹立的金字招牌并非一勞永逸,更不能倚老賣老,只有服務好老百姓,才能獲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產品質量很重要,品牌營銷也要跟上。在山東,除了老字號博物館的嘗試,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嘗試打出新招牌。
青島啤酒推出“夜貓子”系列IP,采用盲盒形式發售,同步打造“夜貓子潮晚店”,備受年輕人熱捧。東阿阿膠加強數字研發,推出阿膠粉、阿膠奶茶等新產品,通過跨界聯名,讓養生年輕化、常態化。周村燒餅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將燒餅厚度加工至0.35毫米。基于技術實力再創新,開展跨界聯名,開創“燒餅配酸奶”新吃法,讓周村燒餅年輕起來,成為時尚下午茶。
老字號也是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的重要途徑。博物館“老字號”體驗項目,是切合當下年輕人心理的體驗式營銷代表。現場演示、沉浸體驗、享受成果,短短幾小時,既參與了過程,也學到了知識,還為參與者提供極大的情緒價值。比如,青島啤酒博物館,以獨有的啤酒文化為特色,由青啤百年老廠改擴而成,融入工業旅游,觀眾沉浸式體驗,可看、可玩、可吃,文創、美食、歷史、文化立體呈現,還推出了首個啤酒主題沉浸光影趣游互動劇場,充分展現青島啤酒百年品牌的魅力。在小紅書App,有關青島啤酒博物館的打卡筆記有一萬六千多條。
老字號的出路在于“新”。文化學者白志如認為:“老字號企業博物館的整體趨勢是將企業文化和旅游消費融為一體,這樣一來博物館就成了消費、品牌傳播和老字號文化傳播的集合空間。”要通過“發展老字號商品及其衍生物、促進老字號符號生成與城市傳播、將老字號融入城市景觀和空間中進行開發、實現老字號跨界合作與產業鏈生成”四種融合路徑,推動老字號和城市文化旅游發展。老味道、老情懷、老口碑,要著眼當下需求,抓住大眾心理,為老字號注入新故事,延續魅力。
轉自: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