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豫”見非遺傳承發展新畫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20





      威風凜凜的武士、體態豐盈的仕女、身姿矯健的駿馬……在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南石山村,暑期研學熱仍在持續,色彩明麗、俏皮靈動的各式唐三彩成品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廣泛歡迎。


      唐三彩,又名“唐彩色釉陶器”,釉色有黃、綠、褐、藍、黑、白等,其中以黃、綠、褐三種顏色為基本色調,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如今,學生不僅能在研學過程中了解唐三彩的發展歷史,還能深入生產車間,從各個環節感受三彩制作,近距離地觀看老師傅們開窯,感受古老技藝的獨特魅力。


      洛陽文脈源遠流長,諸多非遺項目成為傳播河洛文化的一張“金質名片”。洛陽市通過“非遺+旅游”“非遺+文創”“非遺+研學”等多種跨界融合新模式,為非遺傳承增添了無限可能。


      據介紹,洛陽洛邑古城景區已進駐20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游客在體驗非遺的同時,能更直觀地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欒川縣通過“民宿+非遺”發展路徑,在重渡溝景區打造非遺主題民宿,既豐富了民宿文化內涵,也能增強游客文化體驗。


      河南是非遺資源大省,截至目前,認定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萬余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5項、省級1030項。近年來,河南通過持續發展非遺工坊,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優勢不斷顯現,不僅保護、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在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河南有非遺工坊(含非遺扶貧工坊)213個,其中有64個納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文化和旅游部與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公布的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中,河南有5個入選。


      其中,“非遺點亮計劃”是河南探索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獨有經驗。自2021年起,河南省連續三年實施“非遺點亮計劃”,引入優質團隊和全國高校走進省內的鄉村、古鎮和景區,挖掘和運用當地非遺資源,共落地140個非遺空間、149項非遺文創,探索出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河南經驗”。


      此外,河南還連續多年舉辦“非遺購物節”,打通從生產到銷售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的活動覆蓋超2000家非遺店鋪,銷售額突破1億元。


      “見人見物見生活”理念已成為非遺傳承發展的共識。如今,行走河南,無論是風景名勝或是城市街區,市民和游客“擁抱”非遺的機會大大增加。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非遺源于生活,“出圈”亦是回歸,河南將持續做好非遺的挖掘、保護、展示和傳播,推動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融入當代生活,煥發新的活力。(記者 韋衍行)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