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區對確認的263處文物遺存采取分級保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28





      記者從21日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對話交流活動”上了解到,雄安新區建立了文物遺存分級保護體系,將登記確認的263處各類文物遺存初步劃分為4個等級進行分級保護,這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奠定了文物保護基礎。


      2017至2018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組成9個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對雄安新區規劃全域33個鄉鎮的640個行政村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踏查,共登記各類文物遺存共計263處。


      經考察,這263處遺存年代自新石器時期延續至近現代,文物遺存涵蓋城址、聚落址、墓葬、窯址等,類別豐富、分布范圍廣、年代發展脈絡清晰,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雄安新區根據文物遺存的分布范圍、文化內涵及性質,并參考遺存的保存狀況、豐富程度、考古價值,經專家最終審核,將263處文物遺存初步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


      “通過文物遺存分級保護,將文物保護與新區建設結合起來,不僅讓文化遺產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得到傳承和發展,也為雄安新區的工程建設贏得了時間與空間。”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曉崢說。


      此外,雄安新區考古調查采用系統和精細區域系統考古調查方法,關注古今環境信息綜合分析,廣泛采用了航測、RTK(實時差分定位)測繪、GIS(地理信息系統)、三維掃描和影像重建測繪新技術,提高考古科技含量。(記者 落飛麟)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