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造紙人”的守正與創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1





      “紙壽千年,墨韻留香。”當一卷《上林賦》在社交媒體引發眾多年輕人臨摹時,安徽涇縣的宣紙曬紙工們或許不曾想到,他們世代守護的非遺技藝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叩擊著“Z世代”的心門。在這片曾誕生過“紙中之王”的土地上,一場傳統與現代的雙向奔赴正在上演。


      傳統技藝的堅守之困


      作為我國傳統造紙術的代表,宣紙技藝不僅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創始于1951年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即紅星宣紙廠,下稱中宣紙)是宣紙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完整保留了宣紙的古法制作技藝,其生產的“紅星牌”宣紙是業界公認的頂流品牌。


      中宣紙副總經理黃迎福已在中宣紙工作近40年,對于宣紙制作的所有流程了然于胸。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宣紙制作共需108道工藝,從原材料制作到最終紙張成型一般需要三年時間,僅紙漿制作便需一年以上。其中,撈紙、曬紙是宣紙制作的關鍵環節。“撈紙和曬紙曾是涇縣人不外傳的手藝,但也是苦差事:寒冬,需要徒手破冰撈紙;酷暑,烘紙間的溫度能超過50度。”黃迎福表示。


      由于宣紙傳統制作工藝的繁復與勞作之苦,使得新一代傳承者寥寥無幾,而高昂的價格也讓普通消費者卻步,宣紙產業需要變革成為幾乎所有從業者的共識。豐富生產方式成了首選,近20年來,引入機器制造宣紙在涇縣已很普遍。盡管機器制作的宣紙不如手工制作的品質高,但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宣紙得以走入尋常百姓家。然而,產量提升的另一面是供給過剩,宣紙逐漸從稀缺品變成大路貨,這同樣讓涇縣人犯了愁。


      非遺與“Z世代”的對話


      “95后”鄭文奇是土生土長的涇縣人,在當地小有名氣。他曾在當地宣紙廠工作,電商平臺興起后,便辭職進入電商領域,主營硬筆字帖等產品。2023年,依托當地日趨標準的生產工藝,鄭文奇將主售產品替換為宣紙,并很快迎來了第一波銷售高峰。


      “2023年年底,以宣紙為底,利用絲網印制和蠟染工藝制作而成的'萬年紅'春聯全網熱銷。當時,整個縣的紅色宣紙熱銷,人人都在搶紙。我們挨家挨戶收紅紙。”鄭文奇回憶道。


      很快,鄭文奇又注意到,除了幾款爆品外,宣紙的在線銷量很難有較大的突破,這主要是由于宣紙屬于垂直小品類,機器生產的宣紙產量增大、同行商家增多、競爭不斷加劇等原因。如何進行創新一度困擾著鄭文奇。


      2022年,電視劇《周生如故》熱播,劇中男女主角以謄抄《上林賦》來互傳愛意,一時間在全網掀起一股謄抄、描摹《上林賦》的熱潮,這給當地的宣紙行業帶來了機遇。很多人都沒想到,宣紙并非只有專業人士才可以使用,只要創意好,年輕人同樣能成為宣紙消費的主力軍。


      汪煒躋是這波熱潮的主要推手之一。他原本從事電影投資和宣傳發行工作,2020年再創業,聽說家鄉的宣紙行業發展迅速,便帶著電影海報制作團隊返鄉創立了“青弋”品牌,專注宣紙的衍生品開發。


      傳承的年輕化突圍


      回到家鄉,汪煒躋發現,相較其他行業,宣紙等文房產品迭代速度較慢,并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比如,傳統硯臺常見的花紋是雕龍,書法作品里是千篇一律的'高山流水''難得糊涂'等,很多年輕人并不太喜歡。”汪煒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林賦》的“出圈”讓汪煒躋堅定了判斷,非遺傳承必須進行創新:“年輕人愿意提起筆來寫,非遺才能得到傳承。”于是,汪煒躋從傳統硯臺入手,結合寵物經濟,原創設計了一款貓爪形狀的硯臺,這成了“青弋”的第一個爆品。


      但即使這樣,汪煒躋也免不了不斷“交學費”:“宣紙是個小類目,商家創新存在很大風險,一旦賣不出去,生產成本、管理成本和倉庫成本都是難以承受的。”


      2024年9月底,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新質供給”,“青弋”作為非遺創新品牌,成了平臺的重點扶持對象之一。如今,汪煒躋將更多精力放在研發上,“青弋”里超過40%的產品均是其自主研發,而電商平臺也成了他獲取新消費趨勢的主要平臺。


      與此同時,中宣紙在保留手工宣紙制作外,為緊隨市場變化,不僅入駐了拼多多、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還與汪煒躋團隊達成合作,雙方后續將推出各類明星和網紅 IP產品。而鄭文奇的店鋪也上線了基于宣紙開發的文創產品,除普通消費者外,他還收獲了很多中小企業的訂單。


      如今,涇縣的“新造紙人”不再困守深山。他們以電商為舟、創意作槳,讓千年宣紙穿越時光,在年輕人的書案上續寫“墨韻千年”的新篇章。(記者 姜旭)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