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式皮雕:從雪山走向世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4





      同寶山下,青海湖畔。走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的嘉福蒼手工皮藝工坊,電動縫紉機發出規律的嗡鳴,削薄機飛速旋轉,將皮革處理得薄如蟬翼……“以前純靠手工,不僅效率低,成品質量也參差不齊。”工坊負責人萬德感慨道,“自從完成電氣化改造,引入這些電動設備,生產效率提升了很多倍,皮藝工藝的精細度和穩定性也顯著提升,每月的訂單供不應求!”


      嘉福蒼,藏語意為“雪山背后的人家”。嘉福蒼手工皮藝是該家族傳承至今的皮具加工技術,從晚清時期傳至萬德這一輩已是第四代。


      63歲的萬德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愛。42歲那年,一場意外導致他雙腿癱瘓,這讓他一度陷入沮喪。在家人、朋友的關心和鼓勵下,萬德重新振作,拾起從小喜愛的皮雕手藝,正式踏上藏式皮雕作品的傳承之路。在制作技藝上,他不斷創新突破,開發出個性箱包、文旅禮品等多元產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嘉福蒼皮藝作品遠銷海內外,成為“一帶一路”文化交融的紐帶。2023年,嘉福蒼皮藝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0年11月,嘉福蒼手工皮藝工坊決定擴大生產規模,購置最新的自動化設備,用電需求隨之增加。2020年11月24日,國網海北供電公司開通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綠色用電通道,僅用兩個工作日便解決了工坊的用電難題。


      當前正值暑期旅游季,海北供電公司組織“石榴籽”供電服務網格員,提供“一對一”服務,幫助工坊檢查用電設施、指導辦電業務,為旅游旺季保駕護航。


      如今,萬德已收8名徒弟,日常還為殘疾人和生活困難群眾開展技能培訓。“接下來我會擴大手工皮藝新產品項目,做更獨特的手工皮藝。通過技能培訓,讓更多殘疾人和低收入農牧民掌握手藝、增加收入。”萬德眼中滿是期待。(龍存晶 徐琛)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