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銹跡新生 看我國輕工業遺產的蛻變之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8





      導言:昔日機器轟鳴的廠房、燈火通明的車間,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與汗水;如今,斑駁的磚墻與老舊的設備在創意與文旅中重獲新生。從景德鎮陶溪川變身文創空間,到東湖醋園廠延續百年醋香,中國各地的輕工業遺產正以文化地標的姿態,講述著從“制造”到“智造”的時代故事。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200處工業遺址通過改造實現產值提升,文旅融合、科創孵化等模式為其注入新動能。這場關于“銹帶”變“秀帶”的實踐,不僅留存了歷史肌理,更探索出產業轉型的中國方案。


      景德鎮老瓷廠爆改“造夢工廠”


      在江西景德鎮,經過精心改造,一座歷經歲月洗禮的廢棄老瓷廠華麗轉身為充滿創意與活力的青年造夢廠--陶溪川文創街區。如今,陶溪川已斬獲國內外64項榮譽,成為蜚聲全球的文化地標。時尚與藝術在此碰撞激蕩,中外文化在此交融互鑒,共同書寫著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發展新篇。


      每逢周末,位于景德鎮市珠山區的陶溪川文創街區便會人海如潮、熱鬧非凡。成百上千的年輕人涌進街區,他們熟練地支起帳篷和桌子,將一件件精心制作的手工藝品整齊地陳列擺放。原本普通的道路瞬間變身為包羅萬象、充滿奇思妙想的創意集市。


      1平方公里的文創空間在原宇宙瓷廠基礎上改擴建,22棟老廠房靜靜佇立,煙囪、水塔、窯爐隨處可見。走進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一幕巨型幻燈照片墻上,數千張黑白照片緩緩閃現,照片中的他們是當年10萬名陶工的代表,他們把青春奉獻給景德鎮,成就了昔日的輝煌。這些年輕朝氣的面孔上神采奕奕的表情,讓游客的感動與震撼油然而生。


      對于老一輩景德鎮人來說,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他們青春的回憶;對于年輕人而言,陶溪川則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創意天堂。動畫設計專業出身的重慶小伙牟維興,在工作室兼職半年學手藝,如今每周出攤一天,月收入就在9000元左右。“只要作品有特色,根本不愁賣。”


      近10年來,陶溪川的創意集市從每周開集2天增加到3天,從早先的只有55個攤位,鋪不滿一條街,發展到如今的1200余個攤位。街區新廠西路的兩條支路,總長不過幾百米,在這里擺過攤的手藝人卻有2.86萬人,平均年齡僅28歲。青春的活力與藝術的氣息在這里交織,讓陶溪川成了年輕人追夢的熱土。僅2024年一年,陶溪川就接待游客1164萬余人次。


      廣東中山閑置罐頭廠蝶變“藝術花園”


      近日,在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沿江東路一號,中山罐頭藝術花園正式開園。這個留存逾30年的中山市廣利罐頭廠被爆改為“潮人社區”、文旅地標,迎來新生。


      改革開放初期,這座罐頭廠曾是躋身全國500強的食品廠,更是中山人的童年回憶。隨著時代發展,這座閑置超20年的廢棄廠房,乘借中山“工改”東風,被重新撬動,改造為咖啡廳、餐飲美食匯。


      “已有超30戶商家入駐,一進門,你們看見的涂鴉、可樂罐裝置,都是我們在原有廠區基礎上改造的。我們希望保留舊廠房的'工業風',又能迎合年輕人喜歡的潮流設計。”中山罐頭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偉生指著廠房原倉庫說,這里成了文創辦公區,卸貨區成了酒吧、民宿,包裝區成了運動場……


      這座承載時代記憶的罐頭廠,已然蝶變為占地66.96畝的大型文旅片區。


      為留住南頭記憶,南頭鎮采取“工改”活化改造方式,在保留、重現歷史文化的同時,為老廠房注入新活力。在改造中,當地滿足相應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與城鎮發展接軌,把老廠房建成了占地約4.5萬平方米的大型文旅片區,用“新”活力演繹“舊”故事。


      據悉,原中山市廣利罐頭廠地塊作為工業用地,進行“工改”微改造,對原有建筑物不拆不建,僅對外立面進行“穿衣戴帽”式改造,總投資約1.2億元。


      “近年來,乘著'百千萬工程'和'工改'的東風,廣利罐頭廠再次迎來了新生,通過歷史文化修復、藝術創意嵌入、產業重塑、商業激活等形式,成功蝶變為集觀光旅游、文化創意、網紅打卡、民宿集群、飲食娛樂和社區化辦公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旅新地標,成為中山推動'工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南頭鎮黨委副書記麥升濤說。


      古韻山西的亮麗名片--東湖醋園的傳承與創新


      在山西省太原市馬道坡街26號,有個簡約而莊重的處所,給人一種寧靜與歷史的沉淀感,不時有醇厚的醋香飄來,這就是東湖醋園。它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山西老陳醋文化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以“醋”為主題的工業旅游園區。多年來,東湖醋園以其獨特魅力,成為城市中的一抹亮色,是古韻山西的一張亮麗名片。


      進入園內,“華夏第一醋”的石碑和古董醋缸映入眼簾,仿佛讓人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醋香四溢的年代。東湖醋園內設5個展館,包含“美和居東湖歷史博物館” “美和居東湖歷史展館”“醋博館”“醋療園”“美和居精釀車間”。首先是一間放映室,游客可在此觀看視頻介紹,對醋文化有個初步了解,隨后前往“美和居東湖歷史博物館”“醋療園”等展館參觀。各展館通過釀醋器皿展示、農耕器具展示、文獻典籍摘記、產品實物陳列等方式,展示了山西老陳醋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越往深處走,醋香越濃,也越能感受到醋園的匠心獨具。踏入“美和居精釀車間”,一股老陳醋的香味兒撲面而來,這里保留著三晉大地上珍貴的古法釀造技藝,游客在這里可參觀、學習、了解傳統古法釀造老陳醋的工藝流程。據介紹,“美和居”老陳醋釀制技藝以“高粱、豌豆、大麥、谷糠、麩皮”5種谷物為原料,通過“蒸、酵、熏、淋、陳”傳統釀醋工藝及82道工序,其間還運用了“夏伏曬、冬撈冰”等多種陳釀工藝,最終得以釀造出“綿、酸、香、甜、鮮”特色風味的山西老陳醋。


      為全面展示山西老陳醋傳統生產技藝和歷史文化內涵,山西老陳醋集團創立了這一工業旅游項目,尤其是每年暑期和節假日,東湖醋園內游人如織。每年接待省內外學生、家長及教師參觀學習,特色研學游讓學生從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實踐學習,建立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感、歸屬感及文化自信。多年來,“醋動五谷”“醋與祖國共成長”“探秘山西老陳醋”“魅力東湖妙'醋'橫生”“醋與生活”“醋讓生活更美好”“奔跑吧醋園”等多項獨具特色的研學活動,頗受青睞。


      幾年前,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首批國家非遺薪傳獎獲得者郭俊陸的帶領下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秉持“承啟傳統技藝,實現健康理念”的信念,以發展的眼光、敏銳的洞察力,緊扣技能人才培育主題,突出課題研究和導師帶徒,努力打造創新成果展示窗口,成為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傳承紐帶和技能人才的成長平臺。將先進的設計理念與古法釀制的山西老陳醋有機融合,“新”與“舊”碰撞、“古法”與“科技”融合,研發含有老醋成分的系列文創產品、地方特色小食品、節令食品等。


      同時,東湖醋園目前正在打造的醋娃創新工作室,涉及文創產品研發、生活美學、文旅融合等多領域發展,將以“非遺活化+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為核心,通過文化IP賦能、產品創新與生態構建,讓千年醋香煥發新生。未來,還將從硬件上進行提檔升級,從軟件上融入AI智能技術,助力醋園更美好。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