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傳統工藝的現代傳承:非遺+現代設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30





     

      展覽涵蓋2018屆畢業生優秀作品,主要展出學生創作的服裝設計、古書籍修復與裝幀、陶藝、漆藝等作品。 呂明 攝


      3月24日,漆器、建盞、壽山石雕、德化瓷器、古琴……一批“非遺”文創產品在福建文創(西湖)市集展出,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看。


      當天,福建文創(西湖)市集——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專場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廳及廳前廣場舉行。本次專場活動以“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為主題,由市集、展覽、演出三部分組成,市集共設計攤位80個。


      記者在市集“‘淘客’眾創空間”展區看到,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葫蘆深受喜愛,游客直呼“好看”。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服裝設計系大三學生林偉平告訴記者,這些葫蘆都是同學家自己種的。他們將其以針雕、燙畫等方式進行創作,制作成手工制品。

      在市集“‘淘客’眾創空間”展區看到,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葫蘆深受喜愛。 呂明 攝


      據其介紹,燙畫葫蘆又稱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烙畫葫蘆是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能夠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的魅力,從而更好的傳承。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大一學生周雨薇認為,“非遺”不僅僅是一個物件或是一項工藝,更是匠人精神和不忘初心、回歸本源情懷的延續。傳承經典的同時,要引起新時代年輕人的思考,才能促進傳統工藝發展,“傳承即是進步。”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被譽為“福建藝術人才的搖籃”,是中國“非遺”保護中心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養基地”的唯一高校,也是文化部首批確定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項目23所試點高校之一。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教研室主任李清表示,該校充分利用福建省豐富的“非遺”資源優勢,將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閩派古琴、莆田木雕等非遺項目融入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中,形成福建區域專業特色。創作出的文創產品曾到全國各地參加展覽,十分受歡迎。


      李清稱,傳承的目的,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非遺”+現代設計=走進現代生活。她認為,傳統工藝制成的器物不適合現代生活,傳統工藝本身并沒有錯。而是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所以傳統工藝需要推陳出新,與現代設計結合,才能煥發新的魅力,回歸到生活中去。


      據了解,此次專場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廣電網絡集團主辦,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東南網、福建廣電網絡集團媒體運營中心、福建博物院、福建省美術館承辦,從3月24日開始,至25日結束。 (葉秋云)


      原標題:福建傳統工藝的現代傳承:非遺+現代設計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福建公布第四批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83人入選,其中包括一名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傳承人,這是港臺人士首次入選福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至此,福建省已有735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8-03-30
    • 拓寬傳承路徑、提升設計水平,福建德化瓷——千年窯火瓷韻新

      拓寬傳承路徑、提升設計水平,福建德化瓷——千年窯火瓷韻新

      福建泉州的德化白瓷因獨一無二的“白”蜚聲世界,有“中國白”之譽。2006年,德化瓷燒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現如今,當地在傳承工匠精神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開辦陶藝工作坊、設計生產文創產品、與海內外品牌合作...
      2022-09-07
    • 青海:傳承優秀文化振興傳統工藝在行動

      近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省各級文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廣大群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意識不斷深化,相關工作次第展開,工作成效逐漸顯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國非遺傳承人群...
      2018-03-30
    • “非遺”頻頻嫁接當代藝術 打通傳統文脈急不得

      “非遺”頻頻嫁接當代藝術 打通傳統文脈急不得

      一度給人留下“深奧晦澀到不可理喻”印象的當代藝術,如今正大踏步嘗試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在不少展場,當代藝術作品披上了“非遺”的外衣——從人盡皆知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傳說,到剪紙、刺繡乃至皮影戲,不一而足。
      2018-04-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