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非遺項目阿斯爾上演 再現蒙古族“宮廷音樂”輝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23





      從7月20日迄今,第二屆阿斯爾草原音樂節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草原上演。

      當蒙古族“宮廷音樂”阿斯爾再次響起在這片大草原上時,上萬名身著節日盛裝的牧民觀眾們和著音樂節拍陶醉地唱著、跳著……

      在舞臺上,來自當地烏蘭牧騎的演員們用他們異常出色的嗓音現場詮釋了蒙古族“宮廷音樂”的獨特魅力。

      整場音樂劇共有24個節目,很多觀眾表示,這場出色的阿斯爾太精彩了,太讓人難忘了。


    圖為演出現場。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宣傳部供圖

      阿斯爾是流傳于錫林郭勒盟南部地區的一種古老音樂的統稱,是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被譽為“雅樂”“天樂”“宴曲之首”,盛行于元代,并廣為傳播。阿斯爾樂曲通常由蒙古族傳統的弓弦、彈拔樂器和吹管樂器組合演奏,常用于較大型的禮儀性慶典活動。

      據考證,察哈爾草原上流傳的阿斯爾音樂60%以上集中在鑲黃旗。其中“阿都沁阿斯爾”以傳承歷史長、傳播范圍廣、保留完整等特點排在其他阿斯爾之首。

      記者從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政府獲悉,近年來,經過當地官方及民間藝人的挖掘和整理,阿斯爾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傳承。2008年,鑲黃旗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阿斯爾音樂之鄉”;2014年,阿斯爾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鑲黃旗被列入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中國阿斯爾音樂之鄉”。截至目前,已有1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有1名。

      阿斯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艾日布介紹,目前阿斯爾在當地傳承得很不錯,近年來,阿斯爾走進了校園,鑲黃旗娜荷芽小學、蒙古族中學、職業高中相繼開設阿斯爾課程,更多青少年走近阿斯爾,感受阿斯爾的魅力。

      2016年,由艾日布等人編寫的《阿斯爾》一書出版發行,該書搜集整理樂譜68首,并介紹了23名阿斯爾藝術人和部分阿斯爾民間藝術團體。該書在阿斯爾藝術保護、傳承和發展方面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文字材料。

      在傳承阿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征途中,當地烏蘭牧騎亦功不可沒。

      2013年,由鑲黃旗烏蘭牧騎自編自導自演的蒙古宮廷歌舞樂“阿斯爾”參加第五屆北京傳統音樂節。2019年,“阿斯爾”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完美展示了蒙古宮廷樂舞的昔日風貌,一幕典雅而又富麗的演出贏得了中外觀眾的陣陣喝彩,為阿斯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完)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