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年多時間改造提升,位于江西新干縣的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20日上午重新面向公眾開放,同時開館的還有新建成的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展示館。
大洋洲商代大墓發掘于1989年9月,共出土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其中伏鳥雙尾虎、四足銅甗、乳丁紋虎耳方鼎等五件文物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大洋洲商代大墓的考古發掘是全國“七五”期間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新干縣因此擁有了“長江中下游青銅王國”的美譽。為了更好地展示和宣傳青銅文化,2003年,新干縣在商代大墓遺址西面建成了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迄今已接待游客42萬人次。
2017年,新干縣聚力打造大洋洲青銅文旅產業聚集區,投入60多萬元完成了大洋洲青銅文化產業項目總體策劃;并爭取國家資金512萬元,在商代大墓遺址處建成一座展示館,與青銅博物館聯為一體。此外,新干縣爭取上級陳列布展資金200萬元,自籌資金1100多萬元,完成了商代青銅博物館的升級改造。
記者了解到,新設計的陳列布展面積2000余平方米,各類展品150件(組),展廳分虎方都邑牛頭城址、王國氣象瑰麗畫卷、天工開物奇珍異寶、歷史回響淦地風骨四個部分。展廳充分運用液晶顯示系統、雙通道投影系統、觸摸系統、模型雕塑系統等現代表現手法,讓歷史復活、讓時空穿越,以滿足各種文化層次、不同年齡結構游客的需求。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