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深挖非遺文化寶藏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09





      在脫貧攻堅中,陜西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要抓手,盤活腰鼓、皮影和竹編等傳統文化資源,不僅推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還拉動了當地就業,帶動了百姓致富。

      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生活的重擔曾險些將貧困戶李東東壓垮。他父母患病,妻子罹患癌癥,孩子也患有腦癱。正在絕望之時,他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免費腰鼓培訓班。在當地,腰鼓是流傳2000多年的民俗,豐收、年節或嫁娶時,人們總會打起剛健激昂、大氣磅礴的腰鼓。李東東很快就從腰鼓培訓班畢業。他驚奇地發現,打鼓能將貧困“打跑”——他和幾十名貧困戶參加的腰鼓團經常受邀到各地演出。如今,李東東只花1萬元,就住進了當地政府提供的寬敞明亮的貧困戶安置房。他用打腰鼓和務工掙來的錢購置了洗衣機、沙發、熱水器等家具和電器,還利用政府提供的5萬元無息貸款養雞,并向病情有很大好轉的妻子傳授腰鼓技藝。

      剪紙、農民畫、曲藝和民歌也是安塞區助力村民脫貧的重要“武器”。數據顯示,通過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安塞近年來已有2000多名經過培訓的貧困人口參與到各種文化藝術工作中,直接帶動350余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今年5月7日,陜西省政府宣布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在擺脫貧困的征途上,腰鼓、剪紙、農民畫、曲藝、民歌這5張“文化名片”功不可沒。(姚友明)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