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內外游客廣西河池體驗“非遺”盛宴壯族“螞拐節”

       3月11日,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在壯族“螞拐節”文化發祥地——廣西河池市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上萬民眾齊聚一堂,敲銅鼓,唱山歌,敬螞拐,歡慶極具神秘色彩的“螞拐節”。
      2024-03-15
    • 明中都宮殿院落與水系遺存考古獲重要進展

      近日,“2022-2023年安徽重要考古新發現暨優秀田野考古工地評選會”在安徽合肥召開。包括滁州市鳳陽縣明中都宮殿院落與水系遺存、宣城市郎溪縣磨盤山遺址、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在內的6處遺址獲評2022-2023年安徽重要考古新發現。
      2024-03-14
    • “尾暝燈”民俗踩街活動莆田上演 兩岸媽祖信眾共祈平安

      9日,正值農歷正月廿九,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文峰宮“尾暝燈”大型民俗踩街活動精彩上演,來自兩岸的兩千多位媽祖信眾組成踩街隊伍,熱鬧非凡。
      2024-03-13
    • 廣東僑鄉信宜市百年花燈:演繹粵西地區原始農耕文化

      時下正是廣東茂名地區舉辦鄉儺(即迎神驅鬼的民俗)盛會“年例”的持續期間,家家戶戶按慣例擺酒宴客,村村有民俗巡游表演,極具地方特色。
      2024-03-12
    • 山西杏花村發現明清釀酒作坊遺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發布考古新發現,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汾陽杏花村附近發現一處明清時期的釀酒作坊遺址,讓“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又添一處歷史遺產。
      2024-03-11
    • 廣州評定154家非遺傳承基地 推動非遺活化發展

      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5日通報,歷經5個月的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24-2026年)評選工作近日落下帷幕,全市154家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入選,為社會各界參與廣州非遺保護拓寬了渠道,搭建了平臺。
      2024-03-08
    • 泥河灣盆地110萬年前古人類石器技術研究獲新進展

      泥河灣盆地位于黃土高原東北部、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東部的岑家灣臺地發現大量百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址,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
      2024-03-07
    • 江西都昌黃金山船貨遺址整理出土青白瓷標本超2萬件

      近日,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江西都昌黃金山船貨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中發現較多遺物,共計有155個蛇皮袋,以青白瓷為主,少數黑釉、白釉、龍泉青釉。在已經整理的33個蛇皮袋出土標本中,青白瓷21962件,占全部統計22...
      2024-03-06
    • “青瓷百詠”花開杭州 百件詩書畫印瓷一展非遺魅力

      3月3日,“如瓷·出色”百名非遺傳承人“青瓷百詠”暨青瓷文創特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展。此次展覽以蘭花為主題,由100名青瓷非遺傳承人創作100件青瓷蘭花作品,將非遺文化與家風文化相結合,展現“瓷蘭氣韻、君子如蘭”的文化氣息...
      2024-03-05
    • 皮影戲如何重現“太空步”

      近日,一段演繹美國流行音樂明星邁克爾·杰克遜經典舞步的皮影戲視頻在網絡走紅。視頻中,伴隨著動感的音樂,邁克爾·杰克遜形象的皮影人物在幾位藝人的操作下跳著經典的太空步和機械舞。
      2024-03-04
    • 探訪“雪域敦煌”西藏薩迦寺文物保護:希望成立寺廟博物館

      薩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被譽為“雪域敦煌”,是藏傳佛教五大教派薩迦派的主寺。
      2024-03-01
    • 邊城苗寨里的苗語“第一課”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歷史悠久,由于沒有文字,全憑口耳相授的方式傳承。民族小學所在的民族村是重慶唯一完整保留苗語的村寨,這里與湘西和銅仁同屬苗語湘西方言。
      2024-03-01
    • 精彩非遺助力中國春節在海外持續“出圈”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中國紅”點亮眾多世界地標建筑,為全球帶去中國人的新春祝福。
      2024-02-29
    • 福建寧德:讓非遺進入大眾視野 連接現代生活

      看年戲、賞非遺、品年俗、逛年展、享年趣……福建省寧德市文旅局26日披露,為期13天的寧德市龍年文旅嘉年華·非遺大集活動累計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現場銷售額513萬元,帶動各類文旅消費1400余萬元。
      2024-02-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