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聆聽時代聲音,感受社會脈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12





    234.png


      “萬民安康辭舊歲,歡歌笑語迎新年。”作為全中國收視率最高、最受關注的晚會,一年一度的春晚,如同“年夜飯”一般,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闔家團圓的觀眾辭舊迎新、守歲納福。


      以小品、相聲等以言說為主的語言類節目,多年來一直與春晚的舞臺相伴相生,是春晚的主打內容之一,也是坊間的熱議話題。今年的春晚語言類節目題材廣泛,內容接地氣、貼生活,演員陣容新人新氣象。


      語言類節目共有7個,其中相聲3個,小品4個,按照演出出場順序,分別是相聲《年三十的歌》(岳云鵬、孫越);小品《一波三折》(賈玲、張小斐、許君聰、卜鈺、泰維、劉宏祿、孫集斌);小品《大掃除》(孫濤、王迅、秦海璐、黃子韜);相聲《如此家長》(金霏、陳曦);小品《開往春天的幸福》(賈冰、倪妮、包貝爾、唐藝昕、楊迪、張雨綺、曾舜晞、胡杏兒);小品《每逢佳節被催婚》(張凱麗、張國強、萬茜、任嘉倫、吳海龍、張維威);相聲《叫賣》(李寅飛、葉蓬)。


      今年的春晚語言類節目,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共鳴和啟迪?


      聆聽時代聲音


      春晚并不是一場普通的晚會,它還帶有強烈的“紀時性”與“紀實性”。所謂“紀時性”,是它以大聯歡的形式為農歷一年劃上圓滿句點,它是“年”的刻度,告別過去一年,開啟新的一年。


      春晚亦帶有“紀實性”。作為一個傳播主流價值觀念的平臺,春晚也是時代立場、社會立場與民眾心聲的記錄儀。在春晚這個舞臺,把過去一年中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生的大事,把老百姓密切關注的熱門話題和焦點新聞,經過藝術化的提煉重組后,展現在億萬觀眾面前。


      語言類節目更是直接突出地表現了春晚的紀實功能,它緊跟時代脈搏,反映社會變遷,以“敘事”來抒發時代豪情。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抗疫”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舉國上下齊心協力完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


      抗疫的勝利,離不開醫務人員、人民解放軍、流調員、社區工作者、快遞小哥等各行各業人員的付出與犧牲,也離不開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在疫情嚴峻的封鎖時刻,服從大局、聽從命令,堅守信念、積極向上。


      小品《陽臺》,以疫情時期小區陽臺背后的家家戶戶,呈現疫情防控中的眾生相,讓我們銘記無數人的無私與勇敢,也更加珍惜此刻的幸福安寧。一句“解封了”,仍舊叫人熱淚盈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我國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役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脫貧數量上、規模上、質量上前所未有。這離不開廣大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干部的付出,他們下沉到最基層,牢記使命、無私奉獻、拼搏進取、艱苦努力,為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小品《每逢佳節被催婚》,以年輕人有感的“催婚”話題包裹“扶貧”的主題。扶貧征途中,無數類似茜茜的青年,貢獻了青春的力量、知識的力量,社會和家庭應給予他們的選擇,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過去的一年,也是直播帶貨等新興賣貨形式崛起的一年。相聲《叫賣》,以傳統旋律叫賣有時代感的物品,將傳統老段子與新時代新特點結合。有傳統,敢創新,才會有生命力。


      堅守美好情感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千百年的傳承發展中,亦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30多年來,春晚成為除夕夜約定俗成的守候,它不僅是春節的新民俗符號,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好情感的依托點。


      岳云鵬、孫越的相聲《年三十的歌》,以一首又一首經典詠流傳的歌曲,串起了39屆春晚的美好記憶。歌曲會變,不變的是對春晚的守候、對團圓的渴盼。


      春節是團聚的節日,春節最重要的情感屬性是親情,春節最重要的儀式感是回家。“家”對于國人來說,是內心最看重的地方,也是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每一年的春晚都有語言類節目緊扣“家”這個主題,訴說國人對家的情感,傳遞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昭示家和人和萬事和的真諦。


      小品《開往春天的幸福》,四組情侶/夫妻雖然各有誤會、分歧或矛盾,但他們都能始終銘記:“愛”是出發點也是終點站,“理解”才是化解一切的良方。


      春晚語言類節目在傳承良好家風的同時,也對禮義廉恥、尊老愛幼、家和萬事興等傳統文化觀念進行現代性詮釋和改良式傳承,在帶給受眾審美愉悅的同時,發揮了其寓教于樂的社會教化功能。


      賈玲等人帶來的小品《一波三折》,建立在錯位與誤會之上,引發令人啼笑皆非的后續反應。賈玲飾演的母親因為一張體檢報告以為自己生病了,一切只不過是虛驚一場。經由老年人體檢的那些事兒,呼吁老年人注重身體健康,不要輕信各種養生流言,而年輕人也要更多關愛老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注入批判鋒芒


      “聆聽時代聲音,感受社會脈動”,不僅意味著要傳達時代的好聲音,關注老百姓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也意味著要回應民眾痛點,注入批判鋒芒。


      這幾年春晚語言類節目,針砭時弊也是一個重要主題。這既體現出社會心態的寬容和自信,也說明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諷刺批評,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只有正視問題的存在,才有可能改善問題。


      小品《大掃除》中,王迅飾演的副主任,在孫宏斌飾演的油漆師傅面前,“手把手教”該如何拍領導馬屁、如何做表面文章。油漆師傅一轉身,也在秦海璐飾演的新廠長面前“手把手教”如何拍領導馬屁、如何做表面文章。小品以此直擊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逢迎拍馬等問題。大掃除掃的不僅僅是沉積的污垢,也應該掃一掃有些干部思想與作風上的污垢。


      相聲《如此家長》,嬉笑怒罵間說盡當下做孩子的不容易和做家長的不容易。望子成龍雖是自古有之,但也有太多家長操之過急,違背教育規律,讓孩子不堪重負,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給孩子輔導功課也是苦差事一件,常常急火攻心、心浮氣躁。教育從來都急不得,少些急功近利,多一些順其自然,讓孩子更自由快樂地成長,也讓家長得以適度“解放”。


      2021年春晚圓滿落下帷幕,我們也真正地與2020年告別。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時代的聲音、社會的脈動,都是通往未來的注腳。讓我們銘記不該忘卻的,守護我們該珍惜的,反省我們所不足的,以更加篤定從容的姿態,邁向2021!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