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導演陳臨春揭秘央視春晚:為何相聲數量創歷史之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14





      《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以新科技運用、創新融合等全方位的升級與突破,為全球華人奉上了情意濃濃、祝福滿滿的文化盛宴。春晚背后有什么秘密?總導演陳臨春近日接受采訪,揭秘2021年春晚背后的故事。


    09fa513d269759ee442d2162896b481e6c22dfb6.jpeg







    2021年春晚現場。節目組供圖


      從1990年第一次參與春晚至今,這已經是陳臨春與春晚相遇的第31個年頭了,也是他第3次出任春晚總導演。


      相比往年,今年春晚的語言類作品中,小品有5個,相聲更是多達3個,數量創近幾年之最。對此,陳臨春表示,“相聲這個傳統的藝術形式是不能丟的,相聲是非常值得春晚去挖掘,去讓這些年輕人,讓大家更多的觀眾熟悉,這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而對于舞蹈類節目,陳臨春認為,晚會要從單純的娛樂轉向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這些舞蹈節目恰恰承擔了晚會營造美學意境的功能。“舞蹈的特點就是它‘寫意’,如果還能留下一點主題,或者思想含義,還能讓你回腸蕩氣,那就是一個好的舞蹈作品。”


      除了語言類節目、歌舞類節目之外,今年春晚還專設創意類節目,讓技術手段不斷地在春晚中體現。創意表演《牛起來》中的“機器牛”動感十足,“劉德華云錄制毫無違和感”也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


      其實,這其中也有一份不得已。陳臨春說,“我們還是希望劉德華能夠到現場來,一直到我們算了一下日子,劉德華肯定來不了,最后不得已才選用了這樣的形式。但是現在看起來,效果還是非常好。”


      此外,今年春晚主打文化、藝術加科技。


      陳臨春介紹,“相較于以往,我們今年增加了技術含量。當代的藝術表達離不開科技,因為大家獲取信息的途徑多了,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已經習慣了借助于技術手段去欣賞文藝作品。這些科技運用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創意,讓我們覺得很有創作的欲望,它不再是重復一年又一年的一些傳統項目。要是能夠跟上技術更新,我想春晚節目來源就會越豐富,能夠吸引越多的年輕的人。”


      “春晚是一個年度的文化盛宴,要表現一年的文化特點。你可以看到去年都發生了什么,中國在文化藝術領域都發生了什么,它里面的臺詞只要一說觀眾就會有同感,比如秦昊唱《小白船》。”陳臨春認為,這說明去年的電視劇很繁榮,所以春晚舞臺上會出現很多影視劇演員。“我們邀請他們是因為他們有代表作品,去年文化藝術繁榮了,它必然就折射在春晚舞臺上。我希望今年的春晚,與時代緊密相關。”


      陳臨春還表示,今年春晚主題比較多,但是所有這些主題都必須化為藝術手段,“創作歡歌笑語,給大家帶來歡樂,祈福明年一年風調雨順,國運昌盛,老百姓都能過上幸福生活,這就是春晚的意義。”


      據初步統計,截至12日中午,2021年春晚直播跨屏受眾規模達12.72億人,用戶觀看次數達49.75億次。


      記者了解到,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20多家媒體對春晚進行播出。其中,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聯酋、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的358家主流電視臺、電臺和新媒體對春晚進行實況轉播或錄播,全面覆蓋G7、G20、“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重點國家、主流媒體和重點人群,并在部分國家實現突破,合作傳播媒體數量比上年增加64家,增幅達22%。


      數據顯示,春晚直播期間海外社交平臺用戶觀看春晚直播的觸達人次超過3259萬次,比上年增加454萬次。日本最大的視頻平臺Niconico同步轉播總臺春晚節目,引發日本民眾積極反響,實時在線觀看人數9.74萬人。五個小時的春晚增加了日本觀眾對中國春節和中國文化的了解。在非洲,有5.64萬觀眾通過多個當地有線網絡直播收看了春晚。(記者宋宇晟)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