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的吆喝中藏著聯絡員的接頭暗號,演員的激烈對峙在觀眾咫尺距離發生……21日晚,沉浸式原創話劇《北平1948》在北京報國寺上演。這部以1948年發生的文化國寶保衛戰為故事藍本的原創劇目,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精巧的舞臺設計與充滿懸念的情節設置感染現場觀眾。
打破邊界 營造觀劇新體驗
《北平1948》的劇情在夜幕中展開:1948年深秋的北平古城,即將南遷的國寶文物令相關人物糾于其中。圍繞這批文物的去留,各路角色被神秘幕后勢力牽引,案情不斷升級,懸疑跌宕起伏。
該劇為位于北京南城的千年古剎報國寺量身打造,主創們借助報國寺獨有的文物藝術張力,充分利用報國寺的三大殿形成流轉、體驗、觀演于一體的演藝空間,融合戲劇表演、舞美聲效、多媒體動畫、裝置藝術、即興互動等多種元素,賦予了這段戲劇故事全新的歷史生命力,形成了以報國寺為場域的整體性氛圍和觀眾與演員之間帶有親密屬性的觀劇關系。
沉浸式話劇《北平1948》由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王炳燃擔任導演與編劇,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演員刁成禹、龍月領銜主演,同時特別邀請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北京舞蹈學院教授韓春啟擔任服裝設計,并集合一眾業內優秀主創人員。
王炳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部帶有諜戰色彩的原創話劇,融入了劇本殺和密室逃脫等年輕化流行審美元素,沉浸式觀演形式給予了觀眾自由活動的空間,真正打破了舞臺與人之間的“隔墻”,希望給觀眾們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會館有戲 “一館一策”打造特色劇場
會館是歷史留給北京獨特的文化遺產,在傳承城市文化脈絡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始建于千年前的報國寺,因其特殊的文化格局與歷史價值,具有深遠的人文意義。
據了解,自2021年起,北京演藝集團圍繞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推動“會館有戲”演藝新空間業態發展進行了工作部署,充分發揮集團和旗下院團的創演實力,以“一館一策”的策劃創作理念,深度開掘不同會館背后的歷史人文特色,目前已相繼在東西兩城的湖廣會館、顏料會館、臨汾會館、臺灣會館和福州新館、報國寺推出了多場“小而精”“小而美”的會館特色精品劇目演出。
“沉浸式話劇《北平1948》是北京演藝集團持續擦亮‘會館有戲’文化品牌,拓展演藝新空間、新業態,賦能‘演藝之都’建設而打造的一部沉浸式原創作品。”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表示,如今觀眾對觀劇的視聽享受與欣賞體驗提出了更多需求,相信這部劇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演體驗與更真切的情感共鳴。
話劇《北平1948》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城區委宣傳部支持,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藝制作演出,試演將持續至23日,并將于今年在報國寺正式演出。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