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隴東這片厚重的紅色熱土上,流傳著眾多膾炙人口的民歌、信天游,在上萬首隴東民歌中,都包含著‘呼兒嘿喲’四個字,它是每一首民歌的語氣助詞,也是這片紅色熱土上特有的‘號子聲’。”3日,甘肅省歌劇院院長李天圣向媒體介紹說,甘肅原創民族歌劇《呼兒嘿喲》不僅以隴東民歌為全劇音樂基調,還將隴東黃土塬特定的地貌、獨特的地坑窯洞搬上舞臺,虛實結合帶領觀眾追尋黃土塬上的紅色印記。
作為有著80年紅色歷史的紅色院團,甘肅省歌劇院以南梁革命根據地上發生的歷史故事為原型,創排了民族歌劇《呼兒嘿喲》。3日下午,甘肅省歌劇院舉行了該劇首演新聞發布會。
該劇正在加緊排練中。全劇分為“序+五幕+尾聲”的結構,視野聚焦于一個平凡的紅軍供給科教導員和一群平凡的南梁百姓,通過《重傷襄救》《獨闖龍潭》《軍民情深》《臨危托付》《大義無畏》五部分,從保護紅軍留下的重要物資展開,通過營造一次次的沖突與抉擇,將一組不同人物形象的善良、勇敢、堅毅、大無畏具象化塑造出來。
該劇特別邀請中央歌劇院研究員、歌劇音樂劇制作人、文藝評論家蔣力擔綱該劇導演;吉林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楊壯擔任該劇作曲;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上海音協合唱專業委員會主任王燕擔任該劇指揮。其余主創人員均由甘肅省歌劇院職工擔任。
為了更真實還原歷史,更精準地再現南梁精神,該劇主創團隊先后4次驅車前往南梁,探訪南梁的溝壑、南梁的黃土塬,實地參觀南梁革命紀念館、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隴東民俗博物館等地,追尋革命足跡。
李天圣說,該劇以隴東民歌為音樂基調,強調質樸、厚重,意在突顯地域的、民族的特色。交響樂隊中增加板胡、嗩吶、琵琶、大鼓等特色民族樂器。
在舞美上,該劇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隴東黃土塬特定的地貌、獨特的地坑窯洞將會在舞臺上明確地展現給觀眾,大的背景舞美強調“實”,黃土塬、窯洞等整體構成隴東黃土塬特有的地貌和農家。藥店、團部、山道等則“虛”化,虛實結合寫意式地將觀眾帶回那個年代。
該劇將于3月9日至10日在黃河劇院與觀眾見面。(記者 丁思)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