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廣播藝術團承辦的《人民就是江山》——唱響新時代大型主題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作為2023第四屆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季的首場演出,音樂會以波瀾壯闊的交響樂語匯,創新融合聲樂演唱、器樂演奏、合唱、朗誦等表現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特別的聽覺盛宴。
演出結束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和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張高翔接受《中國新聞》報采訪,分享這場主題音樂會背后的創作故事。
“和而不同” 中西樂器共奏《家園》
當四位樂手帶著馬頭琴、古典吉他、薩克斯風和手風琴走入音樂廳時,場內響起了一陣驚嘆聲,觀眾似乎對這幾樣樂器同時出現在交響樂舞臺上感到驚訝。
就位后,身著蒙古族服飾的馬頭琴演奏家朝克吉勒圖向樂團指揮范燾點頭示意,范燾隨即揮舞起手中的指揮棒。在四位樂手和中國電影樂團的演繹下,表達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好愿景的交響樂曲《家園》,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廳中完成了首演。
《家園》由中國廣播藝術團青年作曲家張詩樂創作,不同地域文化、不同音樂色彩的中西方樂器進行了激情碰撞和對話,展現了中國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這首樂曲也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獻給黨的102歲生日“禮物”的一個重要部分。
“作為藝術種類多樣化的國家級藝術院團,這次我們將交響樂、聲樂、合唱、民歌、戲曲、朗誦等藝術形式進行了充分融合,為大家打造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本場音樂會出品人劉學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整場演出共有六個篇章,除了序曲和尾聲外,四個主題篇章分別為“領航中國”“百年風華”“人民江山”“錦繡華章”。其中有家喻戶曉的紅色歌曲,也有創新編排的時代旋律。在選曲、編曲和演奏環節,中國廣播藝術團花了不少心思。
民樂“點描” 表達中國音樂獨特性
在“百年風華”單元中,《映山紅》《十送紅軍》《萬泉河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四首紅歌以聯唱方式呈現,歌唱家們基于不同唱法對幾首經典進行詮釋,而琵琶、笛子的加入,更為其增添了別樣的民族色彩。
“這四首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歷史故事。”張高翔介紹。
張高翔是這場音樂會的總導演。在談到琵琶、笛子的運用時,他解釋道:“相較于龐大的交響樂團,民族樂器的加入是一種點描,能夠更好地渲染民族色彩,表達我們音樂的獨特性”。
張高翔認為,中華民族音樂百花齊放,民歌、戲曲等都是中國音樂的獨特元素。根植于傳統文化中創新發展的民族樂器,自帶中華文化的底蘊。
除了民族樂器,本場音樂會還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張名片——京劇。
“提起‘現代京劇’和‘中國共產黨’兩個關鍵詞時,我們首先能想到什么?”張高翔說,“大多數人的答案一定都是《智取威虎山》”。
音樂會上半場最后一個節目京胡與樂隊《赤膽忠心》選自現代京劇名作《智取威虎山》選段,由作曲家吳華、馬駿改編創作。當胡琴演奏家姜克美和張旭光出現在舞臺上時,觀眾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京胡和京二胡加入演奏的欣喜。
談及作曲家創新改編這個家喻戶曉的唱段時,張高翔說,繼承和發展是民族音樂創作永恒的主題。“作曲家在繼承京劇風骨神韻的基礎上,在京胡演奏技巧的運用上作了大膽的拓展,再加上曲式結構的擴充重塑,讓整個節目的音樂語言都有了很大的創新。”
舊詞新唱,舊曲新彈,藝術家們的大膽創新賦予了經典作品更強的生命力。
京劇表演藝術家張馨月、傅希如對京劇戲歌《中華》的詮釋,則展現了傳統京劇聲腔和現代音樂語匯的融合。這部以京劇音樂為元素,將歌曲結構與京劇板腔相結合的作品,通過交響音樂與京劇重唱、合唱的共同表現,形成了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特色。
老曲新編 “喜訊”唱出民族團結
創作于20世紀70年代的管弦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在本場音樂會上以交響合唱的形式亮相。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演奏還由詞作家王曉嶺、作曲家胡廷江基于原曲創作了《邊寨喜訊到北京》。
“以前只有北京的喜訊傳到邊寨,而現在邊寨地區脫貧致富的喜訊也傳到了北京。”張高翔介紹,這首樂曲表達了邊疆人民對生活越來越好的喜悅之情,從而展現黨中央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一致。
熱情奔放的曲調,鏗鏘明快的伴奏,成人合唱和童聲合唱“你來我往”的對唱,觀眾可從中窺得一些少數民族山歌的影子。
身著苗族服裝的演奏者王小妹用蘆笙吹響的一段間奏更是整首曲目的“點睛之筆”。表演到興起時,她起身跳了一小段蘆笙舞。在歡快的氛圍中,現場觀眾仿佛被藝術家帶到了千里之外的邊寨,和那些在山野間吹響蘆笙的苗族少男少女們一起縱情歌唱,載歌載舞。
中國廣播藝術團在為觀眾呈現一場純粹又別致的音樂盛會的同時,也嘗試以經典旋律去發掘音樂與當下時代的情感與價值共振點。
在劉學俊看來,一場音樂會想要打動觀眾,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是優秀的音樂作品,二是表演者對作品的深情詮釋與精湛表達。他說:“作為國家大型藝術院團,中國廣播藝術團應該擁有這種擔當。在打造大的文化IP,弘揚主旋律的同時,我們還要非常接地氣,給老百姓送去好的文化作品。”
本場音樂會在全場合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落下帷幕,而“2023第四屆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季”才剛剛開始。據悉,原創歌劇《莫高窟》音樂會、《桃李芬芳》專場音樂會、《新相聲作品晚會》及《群星薈萃》相聲專場晚會將在8月至10月陸續登場。(記者李騰飛 作者尹李梅)
轉自:《中國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