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編自馬伯庸小說,舞臺劇《兩京十五日》2022版有何特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14





      “《兩京十五日》是個‘公路片’,整個故事一直在變換地點、場景。這對舞臺來說非常難。”在談到《兩京十五日》時,原著作者馬伯庸如是說道。


      按照計劃,7月21日,舞臺劇《兩京十五日》2022版將首次赴澳門演出。記者采訪了著名作家馬伯庸,分享了改編背后的故事。


      舞臺劇《兩京十五日》改編自馬伯庸同名長篇歷史小說,70萬字的篇幅、170個角色,縝密的細節、生動的人物、連續反轉的劇情讓本書迅速成為頗受“書粉”喜愛的作品之一。


      故事內容取材《明史》中的一段歷史——“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


      該劇由紫荊文化集團旗下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出品,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出品,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出品。


      從目前已知的一些演出片段來看,舞臺劇《兩京十五日》2022版頗具戲劇性和沖擊力,布景的變換以及多媒體的虛實結合,實現了劇中波瀾壯闊的時空穿梭。


      此前,馬伯庸也通過主辦方表達了對2022版舞臺劇的美好祝愿與觀劇邀請,“希望大家來舞臺劇現場,與角色一起在運河上展開一場關于大明國運的生死時速。”


      馬伯庸透露,最初中演表示要將《兩京十五日》改編為舞臺劇時,自己有些吃驚,因為這個小說是一個“公路片”,整個故事一直在變換地點、場景,這對舞臺來說非常難。


      “我的原則是授權之后,不參與二次創作的過程。”他并沒有參與舞臺劇的劇本改編,“小說和劇本基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故事載體和表達方式,彼此并不兼容。”


      馬伯庸說,與其讓自己越俎代庖,還不如交給更專業的人士來處理。充分尊重專業,讓他們有充分發揮的空間。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