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星辰,筑夢新城。音樂劇《星辰》日前在北京中央歌劇院劇場完成首輪演出。該劇立足現實,以雄安新區的建設者為原型,展現了一群富有朝氣、懷揣夢想的建設者們默默堅守、執著奮斗的人生歷程和拼搏圖景。
《星辰》由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王曉鷹擔任藝術總監,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寶社擔任文學顧問,鄭棋元、鞠紅川、王一哲、劉彬濠、劉美麟、方圓等青年演員主演。該劇以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時代背景,以雄安新區的建設者為原型,塑造了包括程序開發師、園林設計師、建筑供應商、地下管廊工程師等不同職業的新時代青年,以舞臺藝術的表達,構筑起人們心中的“一座新城”。
導演謝可介紹,今年以來,主創團隊曾九次前往雄安新區實地采風,并與當地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們深入交流,“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于夢想的篤定,這一點深深感染了我們,也激勵著我們一定要把《星辰》創作好。”
“舞臺我們采用了表現主義的手法,結合了水的概念,因為雄安的治理是先從治水開始的,雄安白洋淀也是華北知名的湖泊,所以整個舞臺有很多波浪紋的感覺。”謝可表示,“結合未來,舞臺上呈現的圓心,有點像未來蒼穹的感覺,突出的是生態和科技的結合,也是雄安這座城最主要的表現特點。”在謝可看來,無數個新城建設者就像無數顆星星,匯聚在一起,而故事的主人公李想則是這些建設者的縮影。
該劇主打“青春”“奮斗”“燃”的精神氣質,探尋主旋律和現實題材作品的全新表現方式。“近年來,音樂劇越來越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因此,我們在劇中描繪了當代年輕人特有的激情與熱血,同時也展現了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與迷茫。”編劇王凌云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星辰》不僅繼承傳統,也是在擁抱未來,散發出青春的活力。
在音樂風格上,該劇融合了多種現代的音樂元素。電子樂、搖滾樂、打擊樂,乃至時下流行的說唱也融入其中。對此,《星辰》作曲譚旋表示,“希望這些有力量感、有青春氣息的音樂,能讓觀眾在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時也充滿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首演當晚,四十余名雄安新區掛職干部代表、新區建設者代表、劇目原型人物親臨現場。演出結束后,劇組還邀請部分來自雄安新區的掛職干部代表、建設者代表、劇目原型人物走上舞臺與觀眾見面,用鮮花和掌聲向他們致敬。
據悉,《星辰》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共同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音樂劇團和河北省歌舞劇院共同出演,已入選202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演播季與“大戲看北京”展演季參演項目。 (記者 應妮)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