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表現形式 北京人藝新排《雷雨》在天津首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4





      10日晚,天津大劇院歌劇廳舞臺大幕落下,觀眾席掌聲雷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新版《雷雨》連續2天的演出圓滿結束。

      在“2023海河戲劇節”曹禺經典劇目榮譽演出單元中,該劇作為三部曲中唯一一部來自天津以外的劇場作品,自開票起就受到觀眾的熱情追捧,開演前半個月,兩場演出共3000余張票就已售罄。

      北京人藝作為曾經的“郭老曹”劇院,曾將多部曹禺名作搬上舞臺,創造了諸多經典,深受全國戲劇觀眾的喜愛。僅《雷雨》一劇,就排演了不同的版本。此次演出為天津觀眾帶來的是2021年首演的全新版本的《雷雨》,由濮存昕和唐燁共同執導。濮存昕介紹這個戲的創新點時謙遜地說:“所謂的新版,實際上是在原著中發現了線索,恢復了一些被刪去的臺詞,嘗試挖掘新的線索,是一種小字輩兒的‘解密’,而不是我們斗膽去解構或者篡改。”

      唐燁導演表示,在創排之初,劇組就曾赴天津曹禺故居體驗生活,并從曹禺故居中看到曹禺所題的“《雷雨》是一首詩”,從而奠定了這一版《雷雨》創排的基調,此次回到天津,也是一次“還愿”之旅。“這是北京人藝在疫情之后首次出京巡演,也是新版《雷雨》首次走出北京人藝,參加的是首屆海河戲劇節。三個‘第一次’,希望能帶給天津觀眾新鮮的觀演體驗。”院長馮遠征如是介紹。

      幕啟,悶雷陣陣,偌大而寂寥的周公館里,標志性的老式沙發立在舞臺中央,濮存昕飾演的周樸園頗顯頹態,呼喚著繁漪與侍萍。結尾,沙發依然佇立,劇中主角卻一同離去,為悲愴的雨夜畫上落寞的句點……該版《雷雨》立足于1934年版劇本,深入挖掘曹禺本意,創新了序幕及尾聲形式,讓情感表達更富張力。

      全劇還對原劇本中隱藏的細節抽絲剝繭,使潛藏的線索浮出水面:周樸園執意搬家的原因、周萍手中槍的來歷,在劇中得到一一解答;一些幕后的情節也在劇中詳盡展現:眾人雨夜奔尋四鳳的慌亂彷徨、周萍自戕時的不甘與絕望,系列創新視角為觀眾提供了劇情解讀的新思路。

      詩意化呈現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舞臺上方的“云”成為舞美設計的視覺中心,既浪漫唯美,又具有強烈的表意功能;頭披白紗、懷抱幼子的年輕侍萍的身影不時緩緩浮現,在老年侍萍的回憶里重拾當年的苦楚,也將周樸園對昔日愛人難以忘懷的情感進行具象化表達。

      北京人藝的實力演出班底對角色的塑造,令在場觀眾們贊不絕口。濮存昕飾演的周樸園,不再單純呈現權威、冷漠的刻板形象,減了少許“陰鷙”,流露出屬于常人的糾結、惻隱、落寞等細微情感。史蘭芽飾演的侍萍、白薈飾演的繁漪、李洪濤飾演的魯貴,都更為立體鮮明,揭示出符合角色內心邏輯的“另一面”,王俊淇、陳紅旭、徐督、解天等青年演員,也讓觀眾看到了北京人藝新生力量的專業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們仍堅持北京人藝不使用麥克風的演戲傳統,即使在1600座的大型劇場中,4樓最末排觀眾聽到的人聲依然洪亮清晰,展現了北京人藝團隊深厚扎實的表演功底。(張少宣 王在御)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