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由西安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與濮存昕、張國立、何賽飛、張鐵林等演藝名家攜手演繹的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長·安》21日晚在上音歌劇院精彩上演。
盛唐時期璀璨多樣的文明碰撞交融,讓唐詩這種文學形式更加鮮活和靈動。彼時唐人選詞度曲,樂人爭相吟唱好詩,文字與韻律本就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千年時光飛逝,人們仍然可以通過藝術與文字“跨越時空”,聆聽“盛唐之音”。
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長·安》由西安交響樂團與合唱團歷時1年多創作制作,融入交響樂、吟誦、朗誦、韻白、聲樂等多種形式,將唐詩的“誦”與音樂的“律”完美結合。音樂會邀請著名導演陳薪伊執導,委約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作曲家孫暢創作,特邀重量級藝術家傾情助陣,自2020年首演以來風靡全國。
此次《長·安》將在上音歌劇院連演兩晚,分為8個樂章,輔以14首不同時期的唐詩,更是匯聚了濮存昕、張國立、何賽飛、張鐵林4位“老戲骨”同臺朗誦。氣勢磅礴的李白《蜀道難》,柔腸百轉的李商隱《無題二首》,一唱三嘆的白居易《長恨歌》,恣意浪漫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伴隨著詩詞與音樂的變化,唐朝由盛轉衰的故事動線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我需要盡力配合每一位主創及主演,力爭做到《長·安》中的詩歌與音樂渾然一體。”孫暢表示,這些音樂作品的核心目標,是使現場聽眾與唐代詩人共情共舞,建立跨越千年的心靈溝通,是音樂與文學再次相逢時的互相成就,是東方與西方再次合璧時的互相輝映。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