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3日,俄羅斯芭蕾之光再度閃耀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的舞臺。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重磅回歸。改編自托爾斯泰小說、充滿情感張力的《安娜·卡列尼娜》,極富戲劇性的《葉普蓋尼·奧涅金》,再度為觀眾展現艾夫曼心理芭蕾的非凡魅力。
艾夫曼芭蕾舞團秉承著鮑里斯·艾夫曼大師的藝術理念,自創始之初,其藝術創作更新了俄羅斯古典芭蕾的概念,把芭蕾舞的情緒表達和戲劇沖突推至極限。舞團將俄羅斯芭蕾流派嚴謹規范、技巧高超、善于抒情的底蘊,與二十世紀舞臺藝術與電影表現手法融合,其獨特風格震驚了世界,代表著俄羅斯當代芭蕾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俄羅斯芭蕾的新名片”。
首次亮相北京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是古典文學巨作的當代詮釋。艾夫曼將經典與現代相結合,將文學巨匠普希金創作的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以芭蕾舞劇形式呈現在舞臺上。普希金筆下的英雄們被描繪成為現代生活中的都市男女,他們所在發生社會環境巨變的世紀之交。在音樂上的使用上,艾夫曼同時將柴可夫斯基的古典作品與斯特柯夫斯基的搖滾樂融入背景音樂中,這其中亦飽含了他的創作初衷。
《安娜·卡列尼娜》則用舞蹈語言勾勒出一個女人的重生。艾夫曼認為,他的芭蕾劇不是在講述過去,而是在述說現在:劇中的情感超越時空并與現實相呼應,即使是現代觀眾也能夠被其喚起共鳴。劇團舞者高超的舞技與艾夫曼驚為天人的編舞向觀眾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托爾斯泰小說的精神所在。
除俄羅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之外,第六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匯聚了中國中央芭蕾舞團,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德國國家青年芭蕾舞團等中外名團的藝術家們,在天橋劇場成立70年之時,在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10周年之際,他們匯聚一堂,同臺競技、演繹不同風格和流派的經典力作。
1953年12月,天橋劇場建成于北京城南天橋這片勞動人民聚居區與民俗文化的匯集區。七十年如歌歲月中,天橋劇場已成為了高雅藝術傳播的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在這里,觀眾領略了梅蘭芳、烏蘭諾娃、帕瓦羅蒂、小澤征爾、皮娜·鮑什等世界級藝術大師的情懷和風采,也欣賞到了《紅色娘子軍》《沂蒙》《大紅燈籠高高掛》《敦煌》《世紀》《紅樓夢》等中國式芭蕾藝術的開拓與創新。
同時,2013年首創的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匯聚國內外頂尖藝術家和演出團體在這里切磋技藝,讓中國芭蕾發出了屬于自己的聲音。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少年芭蕾愛好者在愛蓮國際青少年芭蕾舞比賽的平臺上相互學習交流——該賽事首創于2022年,在傳承和弘揚老一輩藝術家的藝術情懷和精神同時,助力了中國芭蕾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