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開,兩朵花開,我以為三朵花開就是春天……那就是你啊,我們的春天,在鮮花盛開的地方!”遼寧歌舞團創排的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鮮花盛開的地方》于1月19日至24日在遼寧大劇院完成首輪六場演出,為觀眾講述了彰武治沙的故事,以恢宏的音樂史詩生動刻畫治沙英雄群像。
該劇以彰武老中青三代治沙人為主要原型進行創作,主創團隊曾兩年三次赴實地采風。我國第一個防治風沙研究所,20世紀50年代初創建于遼寧阜新彰武,新中國科學治沙從這里開始。編劇妮南被彰武的人和事深深感動,“誓把沙地變綠洲”的誓言早已刻進了彰武人的骨子里。在她看來,那一道道阻斷風沙的屏障,如同一座座令人感佩的精神高地。妮南希望通過這部具有當代精神的群像劇,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彰武、關注遼寧,從彰武故事里讀懂中國。
舞美設計方面既有寫實主義,也有表現主義風格與意象化的處理。舞臺調度自然流暢,群戲排得層次分明。這部戲人物眾多,彰武老中青三代治沙人包括退役干部、科研人員、海歸學子、基層干部、護林員、普通百姓等等,個性鮮明而豐滿,故事真實而親切。全劇合唱都是群像的角色展示,下半場村婦們對各自當家人調侃式的閑言碎語,如一幅風情畫卷,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人物性格;舞蹈段落引人入勝,“社戲”里的二人轉,群體的紅綢秧歌,不僅渲染氣氛,也是非常音樂劇化的表現手段。
開場映入眼簾,一半是青翠綠洲、一半是蒼黃大漠。尾聲舞臺整個籠罩在生機盎然的綠色光影中,首尾呼應令人心潮澎湃。
該劇藝術總監、遼寧歌舞團團長呂萌表示,彰武的故事濃縮了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前行、奮勇進取百余年歷程,也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共建美好生活的真實體現。導演陳蔚表示,《鮮花盛開的地方》的藝術定位是中國精神、當代時尚、東北氣質、國際面貌。希望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在藝術審美體驗中實現精神洗禮。
據悉,音樂劇《鮮花盛開的地方》是遼寧省委宣傳部精品扶持項目,由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出品。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