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磨一劍” 原創音樂劇《飛天》北京首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29





      敦煌文化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作為敦煌藝術的標志性符號、世界藝術之瑰寶,飛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以敦煌壁畫藝術為靈感的原創音樂劇《飛天》于4月25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


      音樂劇《飛天》的故事構思發生于20世紀30年代。守護人在洞窟只身面對惡獸、風沙、暴雪、洪水、饑餓和人類欲將飛天改頭換面的威脅,以單薄之軀、一己之力捍衛莫高窟的壁畫,趕路人因意外看到敦煌壁畫畫冊而準備投身于拯救文化遺存的危機中,歷經顛沛流離最后回到魂牽夢縈的敦煌。


      在音樂劇《飛天》的舞臺上,敦煌元素豐富,各色形象躍然而出。飛天為“樂神”乾達婆、“歌神”緊那羅的復合體,以其為原型的劇目角色演繹為一對被自然侵蝕和人類毀壞而失去了面目的莫高窟壁畫人物飛天夫妻,其錦羅綢緞還原飛天斑斕色彩,詼諧逗趣的故事演繹引人入勝。無論是《鹿王本生》《千釘求法》《入海求珠》《舍身飼虎》四則經典故事的再現,還是九色鹿、烏鴉、勞度叉、枇楞揭梨、公主、善友等各色形象的豐富還原……音樂劇《飛天》讓敦煌藝術“活起來”了,在無聲中有了音樂,也讓守護與追尋的工匠精神深深與現代人共鳴。


      《飛天》也是一場從故事至音樂、服裝等多方面融合的藝術盛宴。13首經典音樂恢宏大氣,多種音色獨特的樂器,融匯出斑斕瑰麗的敦煌色彩。每一件精心純手工制的服裝制式,深度提煉了如北魏飛天質樸形象、藍綠色的寶石色澤等等,讓角色滿滿的歷史古樸質感又不失華麗……這一場關乎“永恒”的美學創新探索,生發于壁畫誕生千百年后的劇場舞臺,充滿著原始又現代的藝術交融之魅力。


      據介紹,從2016年立意至今,《飛天》已走過八年創排路、十赴敦煌采風。制作人李盾和作曲家三寶聯袂合作,編劇關山創作了結合守護敦煌者、趕赴敦煌者和莫高窟壁畫的故事們之間在不同時空交錯下互相印證和對話的劇本。


      《飛天》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澤筠(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何李活(深圳)音樂劇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蘭州大劇院聯合出品,中央民族樂團聯合制作。自8月起,《飛天》將全國巡演13城50場,期待與更多觀眾共同翻開這卷文明的史詩。(記者韋衍行)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