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168處歷史建筑納入“保護規劃”


    來源:信息時報   時間:2017-05-03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國規委獲悉,《廣州市第二、三批歷史建筑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現向社會公示,征求公眾意見。

     

      近期,市國規委、市文廣新局組織召開了《廣州市第二批歷史建筑保護規劃》(80處)和《廣州市第三批歷史建筑保護規劃》(88處)(以下統稱“保護規劃”)的專家論證會,會議同意,將上述規劃成果提請市名城委審議。

     

      廣州市國規委(名城辦)對廣州市第二、三批歷史建筑進行了逐棟的入戶調查,在首批的基礎上調整完善了保護規劃文本內容和圖則形式,并多次征求了市名城委專家意見。

     

      據了解,共有168處歷史建筑入了“保護規劃”,“保護規劃”包括規劃文本、保護圖則。文本包括:總則、分類保護、保護范圍、核心價值要素和空間環境保護、歷史建筑的利用、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附則等七個章節。

     

      保護圖則由2張圖組成,一張法定保護圖則和一張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其中,保護圖則包括名稱、地址、編號等基本屬性,以及建筑所處保護區位、年代、風格、歷史資料和價值認定,劃定保護范圍,明確保護類型(一類或二類保護)和禁止性功能,就歷史建筑的分類保護利用、空間環境和景觀等提出保護要求;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則認定了該建筑的核心價值要素及保護要求,凡涉及此類修繕不屬于輕微修繕,要按程序報批。

     

      據介紹,本次規劃將圖則內容和版式進行了優化微調。如將第二批保護規劃的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將部位、材料、構造、裝飾四類價值要素合并,避免分類模糊。而第三批規劃圖則在第二批的版式基礎上又增加了“建議保護價值要素”一欄,將具有一定價值,但因在修繕維護過程中可能需要更換改造而不宜列入核心價值要素的部位列入其中。

     

      保護規劃公告實施后,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將根據《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要求,在保護規劃的基礎上對歷史建筑建立結構安全年度核查制度,制訂年度修繕計劃,完善修繕指引,為保護責任人提供咨詢服務。

     

      據悉,廣州將著手開展廣州市第四批歷史建筑的名錄申報工作,并同時開展入戶調研。(記者成小珍通訊員穗國規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