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小伙兒手繪老北京內城九門 喜愛老北京文化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嘉瑞    時間:2017-06-01





       
     
      只用6分鐘的時間,北京小青年胡繼禹就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整座舊時的北京城門,包括城門樓、箭樓和甕城,而他只有27歲。這是他的興趣,也是他的工作。每周一到周五,小胡奔波在北京的各個中小學里,為學生們講述舊時北京的文化。最近,他在查閱大量資料和實地走訪的基礎上,又手繪出了內城的全部九座門。

      目前已經完成的內城九門手繪圖,都是以斜上方俯視的角度繪制,旁邊用繁體中文和滿文標注了城門名稱。小胡說,這是他依據上百張老照片、乾隆《京城全圖》以及他自己的實地走訪、寫生完成的。

      舊時北京的城門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內九”指的就是內城一共有九座門,分別是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九座內城城門雖然形制類似,都包括城門樓、箭樓和甕城,但也有很多細小的區別。

      “正陽門最大,箭樓下有門洞,甕城上有兩個閘門,甕城內設兩座廟;德勝門和安定門雖然都內設真武廟,但德勝門甕城長于安定門,并且甕城內還設有祈雪碑亭。”說起這些,小胡如數家珍。下一步,小胡考慮把內城九門做成立體的模型,帶給他的學生看。

      每周一到周五,他會在北京市的中小學里給學生們上課,講授舊時的北京文化。孩子們聽他講北京的城門,就會說“我見過永定門城樓、德勝門城樓”,這讓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必要。“我告訴孩子們,那幾個是后來復建的,孩子們就想要看原來城門的樣子。”小胡會拿出老照片,但他覺得,老照片只能反映出局部效果,于是他干脆在黑板上直接畫出來。畫得多了,他就有了手繪內城九門的想法。

      小胡既非美術專業出身,也沒專門研究過北京文化,對北京城門的琢磨和鉆研完全出于興趣。小胡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后,他進入旅行社工作。出于對北京文化的喜愛,他一直有著逛北京、講北京的習慣。

      他曾經坐遍了北京公交“7字頭”以下的所有線路,探究每個站名背后的故事;他也曾為外國游客義務做導游,帶他們游覽北京的一些“非著名胡同”。前不久,他開始創業,從事北京傳統文化的推廣工作。到中小學講述舊時北京的文化,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恰好也是我的興趣。”

      “看著那些00后的孩子們對北京文化感興趣,我很開心。”小胡說,他會從學生們身邊的地名開始講起,比如西直門、宣武門這些有地鐵站點的城門名,這讓學生們很容易接受。下一步,他希望能有所拓展,把其他城門也畫出來,并且做成立體模型。“如果可能,我也想到郊區的中小學講課,把舊時北京郊區的模樣也畫出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第七屆北京閱讀季將推出21項重點活動

      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在原有活動品牌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諸多亮點。閱讀季將推出“特殊群體閱讀行動計劃”,加強對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的服務
      2017-03-31
    • 《北京晚報》:看醫療劇,該不該較真兒

      《北京晚報》:看醫療劇,該不該較真兒

      正午陽光出品的《外科風云》播出后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因為劇中醫療細節存在常識錯誤,觀眾集中火力吐槽專業編劇出品的作品仍舊不專業,制片方也在電視劇開播兩天后就公開致歉。這樣的熒屏現象也帶出了一場“看醫療劇該...
      2017-05-01
    • 《老北京實用指南》:20世紀初老北京的百科全書

      《老北京實用指南》由《清稗類鈔》編者、掌故大家徐珂編纂,初版于民國九年(1920年),增訂三版出版于民國十二年(1923年)。
      2017-05-04
    • 傳承歷史文化記憶 北京胡同里建起“微公園”

      墨綠色的藤蘿架矗立在路牙石畔,紫藤剛剛種下,還沒來得及爬上架頂,下面已有三三兩兩的居民來乘涼。哄著孩子,拉著家常,半年前還車水馬龍、亂哄哄的街邊停車場,現在變成了街坊們聚會、聊天的地方。
      2017-05-0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