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一號”文物首度“出海”?海上絲路珍品亮相漢堡


    來源:中國新聞社   作者:彭大偉    時間:2017-06-12





      “東西匯流——十三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8日在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開幕。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漢堡市文化與傳媒事務參議員卡斯滕·布洛斯達等嘉賓共同出席開幕式。

      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文物局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承辦,選取的110件/套文物展品來自中國國內多家文博單位,其中“南海一號”出水文物為首次赴境外展出。

      史明德表示,漢堡與中國的交往歷史悠久,如今漢堡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和中國企業落戶最多的歐洲城市。漢堡在與中國開展文化交流方面也走在前列。從這個意義上講,德國沒有任何地方能夠比漢堡更適合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展覽,“該展能夠在漢堡以及G20(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舉辦意義非凡。”

      劉曙光表示,此次展覽是在多年研究成果基礎上,由中德雙方精心設計、特別制作的文化精品,向德國和歐洲觀眾展現了古代的中國人民和歐亞人民共同開辟的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段輝煌的歷史,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他希望德國和歐洲觀眾觀展后更加相信,當代中國既從歷史中走來,又與當今世界同步。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只有通商易貨之用,更是一條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之路。今天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更是致力于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公共產品。

      卡斯滕·布洛斯達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漢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這一倡議巨大的投資將能夠把數十個國家和數十億人口密切聯系在一起。他希望本次展覽所介紹的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和平精神能夠傳承至今天的“新絲綢之路”建設中。

      據悉,本次展覽以十三至十七世紀為時間軸,從商品交換、宗教發展、文化交流、文化史跡等多個角度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誕生、發展的歷史面貌。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9月10日。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6年文物被盜案多發 團伙專業化暴力化

      國家文物局10日在其網站通報2016年度文物行政執法與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通報指出,2016年,文物被盜案件多發頻發,盜竊團伙專業化、暴力化,一些世界文化遺產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連續發生文物被盜案件。
      2017-05-11
    • 360件文物國際博物館日亮相首博 展示近20年考古成果

      文物除了承載歷史信息,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好。將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展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主要從1995年—2016年的歷年十大考古發現中精挑細選,最終確定360件(套)文物。
      2017-05-13
    • 用起來才是對文物最好的保護

      燕海鳴分享了他收集整理的智珠寺案例(部分內容引自崔金澤的《北京智珠寺保護利用狀況再調查》和張帆的《北京智珠寺改造,是“高檔會所”還是文物修繕典范?》)。
      2017-06-01
    • 《我在故宮修文物》《紅色氣質》等獲優秀國產紀錄片表彰

      在第23屆上海電視節舉辦之際,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第五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12日晚揭曉各獎項,《我在故宮修文物》《紅色氣質》等獲優秀國產紀錄片表彰。
      2017-06-15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