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破解互聯網環境下版權保護難題?


    來源:新華網   作者:史競男 丁小溪 王陽    時間:2017-06-27





      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給版權保護帶來嚴峻挑戰。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持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旨在進一步維護網絡版權,打擊違法行為。然而,網絡侵權盜版卻屢禁不止。


      如何破解互聯網環境下版權保護難題?記者日前隨全國人大常委會著作權法執法檢查組前往上海,實地了解著作權法實施情況,聽取各界對修改完善著作權法的建議。


      創新網絡版權管理促進版權產業快速發展


      快速發展的版權產業,已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之一。2015年,上海版權產業的增加值為2973.87億元,占GDP比重為11.84%,其中核心版權產業對上海GDP的經濟貢獻率達到了11.57%。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表示,上海大膽創新互聯網版權管理方法,構建起版權執法、主動監管、公共服務“三位一體”的“大版權”管理模式。


      據了解,面對互聯網侵權現象高發、涉案作品海量等特點,上海市加大版權主動監管力度,確保監管準確有力、科學有效。2016年,通過第三方網絡版權監測平臺,累計監測影視作品15745部、音頻作品120萬首、圖文作品112萬個,從源頭有力地監控并預防重大侵權盜版行為的發生。


      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的網絡版權管理模式。目前,上海互聯網版權自律公約成員單位已擴充至22家,涵蓋了互聯網版權重點行業。“閱文集團、滬江網、愛奇藝等成員企業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版權合作,形成互利共贏、良性競爭的局面。”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沈曉初說。


      “版權是我們開展各項業務的源頭,是公司發展的根基。”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認為,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層面對版權保護工作的重視。“版權價值凸顯,作者收入大幅提高,網絡文學行業的版權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吳文輝說。


      網絡侵權盜版嚴重版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網絡版權產業整體產值突破5600億元,同比增長超三成,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但伴隨互聯網技術的急速發展,網絡日益成為侵權盜版的高發易發領域,網絡盜版讓以創新為核心的版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總隊長周國強介紹,今年初,經國家版權局移交線索,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依法對“上海匯智贏家網”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金融市場研究報告等45篇文字作品的案件進行立案查處。該案件是“劍網行動”查處的第一起金融資訊類文字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案件,在行業內引發較大反響。


      “國內網絡文學行業的毒瘤之一是盜版網站對于版權所在方的侵犯。”吳文輝說,2016年至今,閱文集團共發起維權訴訟千余起,下架侵權鏈接近百萬條,維權范圍覆蓋知名作品7萬余部。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高韻斐告訴記者,作為圖書市場的暢銷、常銷產品,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公司的《追風箏的人》銷量已超過700萬冊。但其電子書遭遇了嚴重的侵權盜版,主要盜版渠道是平臺的應用商店以及非法電子書論壇。


      在此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由于互聯網用戶與網絡作品海量呈現、作品權屬鏈條不明確等特點,導致網絡侵權盜版現象高居不下。在行政監管中,存在行政強制手段不足、監管技術手段較落后等問題,亟待解決。


      加快著作權法修改為文化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著作權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支撐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網絡信息等產業。如果沒有著作權保護的支撐,文化產業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生存基礎。


      如何讓侵權盜版不再是一項低成本、低代價、低風險、高收益的行為,如何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能夠應對不斷涌現的新型侵權盜版行為,成為此次執法檢查中各方求解的焦點。


      高韻斐表示,數字網絡條件下,版權作品的表現形式、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作品相關權利的授權情況越來越復雜,建議修法過程中充分考慮數字出版等新業態發展的趨勢,并以適量適當的前瞻性、兜底性條款,適應相關技術發展進度。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茆榮華建議完善損害賠償相關規定,提高法定賠償額的上限,對重復侵權和故意侵權行為規定懲罰性賠償措施,加大司法懲處力度。


      沈曉初認為,應加快建設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信用體系,提高侵權假冒的違法成本,“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維權成本高、異地打擊難的問題。”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杰指出,網絡環境下,著作權保護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高監管的精準度和有效度;將通過修法解決目前存在的立案難、舉證難、賠償難等問題。


      “加強著作權保護,是文化科學繁榮的必然要求。著作權作為文化科學發展的重要資源,要加快推動修訂著作權法,為建設社會主義知識產權強國和文化強國強化法律保障。”柳斌杰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迷你KTV:互聯網時代的音樂新玩法

      這些出現在大城市的影院或商場里、可以唱歌的電話亭般的小房子,有個共同的名字——迷你KTV。不知從何時起,各大城市的影院、商場里出現了很多造型類似電話亭的小房子。
      2017-06-12
    • 文化類欄目應當追求“慢”與“深”

      在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國各類真人秀綜藝欄目的發展呈現出井噴狀態。然而,由于欄目扎堆,同質化現象嚴重,風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質感、靈性和情懷,格調低下,大有走向“愚樂”之途的不良趨勢。
      2017-06-26
    •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公益獎”開始申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公益獎”開始申報

      為鼓勵更多的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彰顯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經批準,中國互聯網協會自2006年起設立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公益獎”,對在公益活動中表現突出的互聯網企業進行表彰。
      2017-09-1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