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復興特展在滬開幕 “三杰”真跡首次齊聚中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29





      剛剛送走基里科與莫蘭迪的畫展,上海的意大利藝術愛好者們又迎來了另一重磅展覽。這一次,我們將把目光投向遙遠的文藝復興時代——“奇跡:貝利尼家族與文藝復興特展”日前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首次將“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真跡同時帶到中國,從三人及其追隨者的作品、巴洛克早期代表人物魯本斯的作品,再到現當代藝術大家安迪·沃霍爾、博伊斯、達利、杜尚等向文藝復興致敬的作品,內容豐富,展出的459件藝術真跡橫跨6個世紀,將帶領觀眾回望文藝復興的輝煌歷史和深遠影響。展覽將持續至12月23日。
     
      “文藝復興”一詞的原意是指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重生。這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起源于中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隨后傳播至歐洲諸國,成為現代歷史的開端。文藝復興的智識基礎是“人文主義”,其思想根源是羅馬人本主義和希臘經典哲學的重新演繹,如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所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因此,雖然文藝復興表面上是推動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復興,實質上是對中世紀宗教壓抑人性的反抗,其影響遍及文學、哲學、藝術、政治、科學、宗教等知識探索的各個方面。
     
      此次特展有兩條主線,分別是來自達·芬奇理想博物館的收藏以及意大利藝術品收藏世家貝利尼家族的收藏,分為三大板塊,由七個獨立的展廳組成。貝利尼家族第21代傳人路易吉·貝利尼(LuigiBellini)參與策劃了該展覽,他指出,文藝復興中“以人為本”的觀點最早由達·芬奇提出,因此本次特展以他作為主題之一毫不令人意外。
     
      位于中心的第一展廳呈現的是達·芬奇理想博物館的“蒙娜·麗莎”系列館藏。在展廳核心位置,觀眾一眼就能看見一幅與盧浮宮館藏《蒙娜·麗莎》幾乎一模一樣的畫作。據介紹,這幅畫作在1950年于倫敦收購,當時被認為是貝納迪諾·路易尼所作,這位意大利倫巴第的達·芬奇學徒在19世紀被譽為“倫巴第的拉斐爾”。當時的人們傾向于認為,那些達·芬奇風格的作品均由他所作。
     
      展出的這幅《蒙娜·麗莎》采用了木板上覆蓋薄帆布的技法,呈現出精細的龜裂層。它具有盧浮宮那幅真跡的一切特性,甚至連風景都完全復刻。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包括略微豎直、由于目光炯炯有神而變得有趣的面孔,以及略微歪向左側的微笑和雙手的擺放位置。
    mengnalisha
      蒙娜麗莎
     
      李奧納多·達·芬奇的未具名追隨者
     
      16世紀
     
      這一板塊的有趣之處在于集中向觀眾展示了,“蒙娜·麗莎”是如何作為一個藝術母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藝術家的,策展人甚至直接將之命名為“蒙娜麗莎主義”(Giocondoclasm)。展出的作品包括馬歇爾·杜尚的《L.H.O.O.Q》(即“帶胡須的蒙娜·麗莎”)、安迪·沃霍爾的蒙娜麗莎以及薩爾瓦多·達利的《達利的胡子》。
     
      第二板塊以來自貝利尼家族的收藏為主線,五個展廳分別還原了文藝復興時期貝利尼家族的客廳、餐廳、起居室、私人禱告廳及收藏廳。每個空間除了陳列家具、裝飾擺件以及掛毯等古董作品以外,文藝復興大師巨匠的經典之作也穿插其中,包括達·芬奇的《自畫像》(1505-1510年)、米開朗基羅的《耶穌下十字架》(1510-1530年)和拉斐爾的《圣母子》(約1570年)等。美第奇家族在文藝復興時期曾為藝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遺產也在該板塊中呈現,內容包括皇冠、掛毯及餐具等。其中一幅掛毯上繡著美第奇家族的族徽,6個圓點的特殊設計非常易于辨認。
    meidiqijiazuguatan
      美第奇家族掛毯
     
      佛羅倫莎的制品
     
      17世紀
     
      第三板塊以“神話與較量”為題,呈現了來自達·芬奇理想博物館的經典收藏。這個展中展內容豐富,設置了25個部分,記錄性作品和實體展品伴隨重要的多媒體框架,構成了一座平行的“理想博物館”,試圖還原達·芬奇的語境,展示他在藝術之外的諸多領域的成就。與此同時,這一板塊以達·芬奇和與其同時期的兩位大家——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圖像作為主線,構建了文藝復興高峰時期的圖像學對比。策展人指出,達·芬奇對當代藝術的影響遠勝于“文藝復興三杰”中的另外兩位。
    dafenqidejie
      達·芬奇的結
     
      李奧納多(理念)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版畫家)
     
      1505-1508
     
      本次特展由路易吉·貝利尼和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理事會理事長沈其斌聯合策劃。據貝利尼透露,展覽是他與沈其斌的“十年之約”——十年前,他曾受邀拜訪上海喜馬拉雅中心,有幸見證了喜馬拉雅美術館新館的建成,時任館長沈其斌與他約定,待時機成熟,將再次邀請他回到中國。
     
      從此次特展開始,貝利尼博物館將與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合作開展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文化藝術項目。“通過建立一個常設的機制,拉近意中雙邊的文化研究與合作,同時為中國公眾提供一個長期的鑒賞和比較中西方文化的良機,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讀這兩種偉大文明的藝術歷程。藝術的美,不僅僅是外在的視覺刺激,更在于其中蘊含著的感染力。就如兩人對話,聆聽彼此心聲,其效果將不單純是信息的交換,而是相互激發出各自新的觀點和創作行為。”貝利尼說。(林子人)
     
      轉自:界面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曾售45英鎊的《救世主》被稱是達·芬奇真跡,估價1億美元

      曾售45英鎊的《救世主》被稱是達·芬奇真跡,估價1億美元

      據佳士得拍賣行官網消息,佳士得方面稱,被視為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遺失的作品——《救世主》,將于11月15日在紐約佳士得舉行的“戰后與當代藝術夜場”中被拍賣,估價約為1億美元,而此前,這一畫作在1958年曾以45英鎊售出,...
      2017-10-11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