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女王”奈瑞貝科內地首秀,5880元天價票誰來買單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04





      要問當今歌劇界里誰最大牌,俄羅斯女高音安娜·奈瑞貝科毫無疑問排在第一位。


      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曾將安娜·奈瑞貝科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古典音樂家第一名。在這份嚴肅雜志眼里,安娜擁有一切:清純而精準的嗓音,寬廣而自由的聲區,豐富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斷力,加之令人眼花繚亂的超凡魅力,“她是歌壇上的奧黛麗·赫本!”


      10月6日,這位“歌劇女王”將第一次踏足中國內地,在江蘇大劇院首開音樂會。因為成本高昂,大劇院開出了5880元的天價票,未演先熱。


      今年8月,歷時五年打造的江蘇大劇院才開門迎客,如此高昂的票價由誰來買單?南京當地又是否有足夠的觀眾體量?這都是樂迷們關心的問題。

    annagetanaodailiheben

     

      她是歌壇的奧黛麗·赫本


      安娜的成就少有人匹敵,然而她的成長之路,卻遠比想象中勵志得多。


      現年46歲的她出生于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因為從小就愛唱歌,16歲高中畢業,父母就將安娜送入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求學。


      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毗鄰馬林斯基劇院,后者是無數人心中向往的音樂殿堂,藝術總監捷杰耶夫更是劇院一言九鼎的領頭人,任何人要想在馬林斯基登臺,都要經過捷杰耶夫的首肯。


      大概是不滿足音樂學院的教學,也或許是想獲得捷杰耶夫的注意,求學期間,家境良好的安娜在馬林斯基當起了清潔工。她一面默默干好“本位工作”,將每一個房間、每一階樓梯擦拭得干干凈凈,同時,她也時刻豎起耳朵,觀察和傾聽每一位歌唱家的演唱。


      1993年,馬林斯基貼出通告,為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招募演員。安娜在第一時間報了名,主持試聽的正是捷杰耶夫。一段“蘇珊娜詠嘆調”唱畢,捷杰耶夫被這個22歲小姑娘的天賦打動了,蘇珊娜一角順理成章落到了她頭上。


      在捷杰耶夫的指揮下,安娜在馬林斯基完成了藝術處女秀。之后幾年,她連續與馬林斯基合作歌劇《夢游女》《魔笛》《塞維利亞的理發師》《拉美莫爾的露契婭》,聲名日隆。


      2002年是安娜站上世界歌劇舞臺的重要一年。


      那一年,她先是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亮相,主演了《戰爭與和平》里的娜塔莎。同年7月,她首登薩爾茨堡藝術節,在莫扎特的故鄉主演《唐璜》里的埃爾維拉,傳神地詮釋了這個性格乖張、充滿復仇欲望的貴族女性。


      薩爾茨堡藝術節讓安娜一戰成名。當時的輿論將這臺演出視為安娜藝術生涯中的一次“征服與凱旋”,次年再返薩爾茨堡,她的演出費翻了一倍,觀眾席仍然爆滿。此后,安娜成了薩爾茨堡藝術節的常客。


      這些年,安娜幾乎唱遍了世界各大著名歌劇院。除了嗓音獨特,技巧高超,安娜還擁有姣好的臉蛋,以及其他女高音望塵莫及的好身材。在薩爾茨堡首次登臺時,很多觀眾甚至覺得她更像舞蹈家,而非歌唱家——不管是聲音還是形象,安娜在歌劇界都近乎完美,這也是為什么她能成為當今最貴的女高音。


      除了貴,安娜捉摸不定的脾性,也讓人望而生畏。


      某年,安娜原本定好去英國皇家歌劇院唱《茶花女》,4000張門票都賣出去了,然而,因為嗓音不適,她說取消就取消了,一點轉圜的余地都沒有,一度變成世界新聞。


      “她非常有個性,你沒辦法預測她下一步會做什么。”說及這次邀請安娜的過程,江蘇大劇院運營總監陳正哲“痛并快樂著”。


      在此之前,這位“歌劇女王”從未踏足過中國內地。早在2002年,香港就對安娜發出了演出邀請,然而等了十幾年才夙愿達成。江蘇大劇院能請到安娜,過程是異常艱辛的。


      因為成本高昂,江蘇大劇院開出了5880元的天價票,就連最低票價也要280元。


      “成本擺在這里,哪怕全部滿座,我們也是虧損的。”陳正哲坦言,劇院當初定最高票價也是心驚膽戰的,然而這是安娜第一次來,全國也僅此一站,他們決定拼一把,“歌劇廳總共2200個座位,5880元的票只有42張,開票時最先被買走的兩張票就是5880的。”

    jiangsudajuyuan

     

      江蘇大劇院


      演出質量媲美京滬


      安娜中國內地首演,沒有選擇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而是選擇了古都金陵揚子江畔剛剛開幕的江蘇大劇院。


      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27萬平方米,江蘇大劇院是江蘇省境內最大的文化工程。


      “山水城林”是南京的地域特色,也因此,江蘇大劇院采用了“水滴”造型的總體設計,4顆“水滴”分別對應歌劇院、戲劇廳、音樂廳、綜藝廳。


      2700座的大綜藝廳、2200座的歌劇廳、1500座的音樂廳、1000座的戲劇廳、780座的國際報告廳以及375座的多功能廳,江蘇大劇院內設6個廳,能滿足歌劇、舞劇、話劇、戲曲、交響樂、大型綜藝等多種功能需要。


      歷時五年籌建,2017年8月5日,江蘇大劇院正式投入運營,開幕音樂會是祖賓·梅塔與以色列愛樂樂團音樂會。


      持續到今年年底,江蘇大劇院開幕季共計推出34臺演出。除了歌劇女王,指揮家捷杰耶夫、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鋼琴家郎朗等亦將相繼登臺,慕尼黑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芬蘭拉蒂交響樂團等世界名團也將陸續到訪。


      除了引進劇目,江蘇大劇院還志在成為藝術生產機構。今年,劇院將與馬德里歌劇院聯合制作歌劇《卡門》。適逢南京大屠殺80周年,劇院亦將邀請國際團隊創排歌劇《拉貝日記》。兩部歌劇都將在年底亮相。


      從劇目質量看,江蘇大劇院的開幕季足以和京滬兩地的劇院媲美,然而,南京當地是否有足夠的觀眾體量?


      對于這一點,陳正哲似乎并不擔心,“祖賓·梅塔和以色列愛樂樂團在南京連演三場,第三場售票率仍達80%以上。盛中國(小提琴家)音樂會是我們第一場市民音樂會,三天內票子就搶光了。”


      陳正哲表示,“包郵區”(江浙滬)里的人都是劇院潛在的觀眾群,劇院如今最大的挑戰,不是觀眾是否愿意買票,而是每臺演出的營銷期太短——因為劇院剛開張,等每一臺演出報批下來,節目已經快要開演了。


      一個劇院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觀眾的培養和積淀,而教育和爭取觀眾的成本往往是最高的,江蘇大劇院剛剛起步,在這方面也有待耕耘。


      陳正哲笑說,從第一場音樂會開始,江蘇大劇院就開始推行藝術導賞,同時推廣最低票價20元的市民音樂會。


      “每次和樂團、藝術家簽約,我們都會在合同上特別強調,盡可能請他們開辦講座和藝術導賞。”陳正哲說,“我們都知道導賞對劇院的成功有多重要,所有觀眾都是培養出來的,導賞就是最重要的連接通道。”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田沁鑫再導歌劇 《林徽因》充滿現代范兒

      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歷時三年打磨,5月15日將亮相保利劇院。該劇由金培達作曲、莊一編劇、田沁鑫擔任總導演,實力派年輕歌唱家陳小朵、高鵬和毋攀分別扮演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
      2017-05-09
    • 莫言同名小說改編歌劇《檀香刑》將上演

      “和《紅高粱》一樣,《檀香刑》也是根據歷史真實發生的事件改寫的,是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的一部小說。”日前,在山東濟南召開的民族歌劇《檀香刑》首演新聞發布會暨主創人員媒體見面會上,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道。
      2017-06-12
    • 中央歌劇院打造《瑪納斯》 9月30日在天橋上演

        中央歌劇院前天宣布,該院醞釀已久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瑪納斯》將于9月30日、10月1日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這也是該院參加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劇目之一。
      2017-09-22
    • 瓦格納歌劇《女武神》的打開方式

      瓦格納歌劇《女武神》的打開方式

      說到瓦格納最具觀眾緣的旋律,《女武神》中第三幕前奏曲“女武神的騎行”當之無愧。且不論它在電影《現代啟示錄》、電子游戲《輻射4》中奪目的表現,只談它在歌劇舞臺上光輝的呈現,就足以讓人“過耳不忘”。
      2017-10-2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