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中國特色小(城)鎮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在做題為“促進特色小鎮規范有序發展”主旨演講時指出,很多地方在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和警惕的傾向性問題。
陳亞軍指出,目前特色小鎮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7個方面,即概念定位不清晰、盲目發展引起質量不高、同質化無特色、政府主導下市場化程度不夠、注重形象工程、盲目舉債加大風險、房企過度參與帶來的地產化。
“特色小鎮作為新生事物,是新型城鎮化領域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種嘗試。如果發展的好,既能產生新經濟、新動能,又能創造宜居宜業的新的發展空間。但如果發展失當,量大面廣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問題,處理起來可能比大城市病更加難。”陳亞軍說,發改委在調研總結經驗、查找偏差的基礎上,先后專門制定了《關于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若干意見》兩份文件。
其中,《關于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的核心要義,是要用新的發展指導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的建設,規范引導各地區特色小鎮和小城鎮沿著政策的軌道前行,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有序,絕不能盲目刮風,更不能遍地開花。
針對以上問題,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在2017年12月4日出臺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若干意見》,意見中提出了10項具體舉措,涵蓋準確把握特色小鎮內涵、合理借鑒浙江經驗、注重打造鮮明特色、有效推進三生融合、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實行創建達標制度、嚴控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傾向、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嚴保生態紅線等10個方面。
“這是未來一段時期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大方向,也是對地方政府實際操作提出的總要求。”陳亞軍表示。(伍振國)
轉自:中華建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