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所謂大棚房、生態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09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3月5日指出,假借發展設施農業之名,擅自或者變相改變農業用途,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上建設所謂“大棚房”“生態園”“休閑農莊”等,國家的法律絕不允許。


      最高人民檢察院3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發布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會上有記者問:近年來,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屢有發生,非法占用農用地類案件有哪些特點?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對此如何回應?


      苗生明介紹,非法占用農用地案是近年來涉農領域常見多發案件。該類案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地域特征明顯。城鄉接合部,城市周邊、淺山地區等,非法占用農用地開發大棚房等案件往往多發。


      二是非法占用方式多樣。從已發案件形式來看,有的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如建廠、建房、建設水電站等;有的在農用地上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如采礦、挖砂等;有的將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如開墾林地、挖塘養魚等;還有的將農用地轉為其他非農用途,如進行小產權房、大棚房開發等。


      三是農村村民委員會等農村基層組織或自治組織出于“政績”沖動或利益驅動,往往或明或暗支持這種行為。


      四是隱蔽性強,不容易被暴露,辦案難度也比較大。該類案件中,行為人往往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假借發展設施農業之名大肆占用耕地進行非農改造,或隱藏于幕后,派無關人員充當傀儡。


      苗生明指出,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進一步確立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由原來的“基本農田”修改為“永久基本農田”,增加“永久”二字凸顯了國家最嚴格保護的法律態度。如果任由非法占用農用地,必然導致農用地特別是耕地資源銳減,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同時,還損害農民利益,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危及社會和諧穩定,因此必須依法予以嚴懲。


      苗生明強調,最高檢發布的第十六批涉農檢察主題指導性案例,第一個案例就是非法占用農用地的案例,這就是要嚴正宣示,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假借發展設施農業之名,擅自或者變相改變農業用途,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上建設所謂“大棚房”“生態園”“休閑農莊”等,國家的法律絕不允許。對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檢察機關要依法追訴,嚴厲打擊懲治該類犯罪。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部將建全國耕地土壤監測體系

      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2日成立。該中心將承擔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評價、建設、保護、監督及耕地質量數據平臺構建等工作,同時承擔全國耕地土壤監測體系的建設與業務指導工作。
      2017-05-03
    • 國土資源部發布2016年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結果

      國土資源部20日發布2016年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結果。截至2016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主要地類面積數據中,耕地為20 24億畝,與2015年底相比,耕地凈減少115 3萬畝,但同期各類整治項目共補充耕地365 4萬畝,較2015年提高了近19個百分點。
      2017-07-21
    • 農業部:強化耕地資源保護 推進節水農業發展

      農業部:強化耕地資源保護 推進節水農業發展

      耕地是農業發展之基,水是農業生產之要。要適應農業綠色發展的需要,強化耕地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節約利用,留住肥沃的耕地、干凈的水源、美麗的田園,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 。
      2017-10-12
    •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將強化政府責任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將強化政府責任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25日表示,耕地保護將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負責,省長、自治區主席、直轄市市長為第一責任人。
      2018-01-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