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還需多方發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4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電力行業需兼顧4個關系,即兼顧碳排放控制與能源發展安全、近期達峰與遠期中和目標、電力行業與其他行業達峰關系、技術可行與經濟高效關系。”近日在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主辦的“電力行業能否率先碳達峰”沙龍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研究院氣候處處長楊方表示。


      據了解,電力是我國碳排放最大的行業,約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0%。我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后,電力行業不斷尋找實現目標的方案。在沙龍上,有關專家表示,電力行業如果能提前實現碳達峰,不僅會對其他行業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還將顯著地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但電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和路徑,仍需加強探討和研究。


      目標倒逼 兼顧各方


      “我國碳排放仍在增長,碳達峰是一個倒逼目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著最大減排規模、最短過渡時間和最快減排速度等困難。”楊方說,僅從過渡期來看,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只有30年,而發達國家普遍需要60年至70年。


      楊方介紹,在碳達峰問題上,能源需要先行,需要有更大的擔當,必須設立一個倒逼型目標。4月底,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關于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頂層設計正在進行。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政策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的具體行動方案,推動全國碳市場盡快發布登記交易結算規則等。


      楊方表示,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要兼顧碳排放的控制和能源發展安全的關系。“不能以犧牲經濟增長,或者是犧牲能源安全,來推動碳減排,相反,它們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這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先決條件。”她說。


      事實上,我國的電力消費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未來我國碳排放還會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楊方強調,要兼顧電力行業與其他行業達峰的關系。“電力行業有一個雙重的減排身份,一方面電力行業排放量最大,我們必須先減到位才能達峰,才能中和。另一方面,能源活動終端大量消費也產生排放,而這個排放的減少關鍵是靠電能替代。”


      低碳轉型 統籌發展


      “走低碳轉型之路,是電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選擇。”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規劃所室主任元博表示。他認為,要實現減排,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這依賴于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有全社會的節能提效。


      同時,在電力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的過程中,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是科學確定煤電的發展定位和達峰時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10.8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從2015年底的59%下降至2020年底的49.1%。


      元博認為,綜合考慮電量平衡、保障供應安全及電力供應成本等因素,煤電發展難以做到“急剎車”。


      “新增煤電主要發揮高峰電力平衡和應急保障作用。”元博指出,從系統安全角度,煤電可以作為應急電源,來提供高峰容量支撐和安全備用。


      新能源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楊方認為,電力行業脫碳路徑就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也就是加快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


      “我們國家新能源產業鏈條非常完整,光伏組件產能占到全球90%以上,成本與技術經濟性處于下行通道,從這些角度來看,未來新能源還是實現碳中和要依托的決定性電源。”元博表示。


      政策驅動 科技支撐


      要實現電力行業碳達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行動,需要多方配合。楊方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推動電力市場和碳市場的融合發展。在電力市場建立有利于清潔能源消納的機制,推動能源系統的低碳化發展,通過電力市場的價格機制和碳排放的成本機制相結合,提升清潔能源電力的市場競爭力。國家需要整合相關的政策,讓兩個市場可以協同發展。


      “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強化科技攻關。”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表示,風電潛力提高、太陽能效率提升、CCS(碳捕集封存)等技術的推廣,都是未來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


      元博也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政策驅動與技術驅動聯動的工作,需要超前布局、集中攻關。“像CCUS(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常規電源的低碳化,氫能、儲能、電網數字化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在助力‘雙碳目標’方面,都有比較樂觀的預期。”元博說。(記者 周娟娟)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電力行業高質量“出海”仍有空間

      我國電力行業高質量“出海”仍有空間

      作為我國電力行業“走出去”的重要力量,煤電項目目前仍難擺脫碳排放高的詬病,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海外投資的煤電項目,都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甚至質疑。面對環保減排壓力和國際環境的變化,我國電力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出海...
      2020-04-12
    • 電力行業如何搭好5G“順風車”?

      電力行業如何搭好5G“順風車”?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的通知》明確,未來3-5年,圍繞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智能油氣、智能制造與建造、綜合能源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
      2021-06-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