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通信業運行整體向好 持續釋放行業賦能效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05





    一季度,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252億元,同比增長7.7%——


    信息通信業賦能效應不斷顯現


      信息通信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252億元,同比增長7.7%,云計算等新興業務拉動力不斷增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通信業整體運行平穩。


      行業運行整體向好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趙志國表示,近年來,隨著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深入實施,信息通信優質供給大幅提升,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多領域的融合不斷深入。一季度,信息通信業賦能效應不斷顯現。


      動力更足,行業發展步伐穩健。新興業務高速增長,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4.8個百分點,逐步成為行業發展新的動力源。電信業務收入穩步提升,一季度累計完成4252億元,同比增長7.7%。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8%,行業運行整體向好。


      基礎更牢,網絡能力持續提升。網絡基礎日益完備。截至3月底,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64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超過1793萬個,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算力規模快速增長,IPv6發展不斷深化。


      應用更廣,高速業務加快普及。連接規模持續增長,截至3月底,中國5G移動電話用戶6.2億戶,千兆光網用戶突破1億戶,移動物聯網用戶達19.84億戶,“物”連接數占比提升至53.8%,萬物互聯的基礎穩步夯實。


      體驗更好,用戶服務普惠共享。電信普遍服務縱深推進,農村偏遠地區網絡覆蓋水平持續提升,5G網絡向農村拓展。用戶獲得感不斷改善,一季度中國移動和固定寬帶的下載速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別提升了59.9%和15.1%,移動數據流量資費持續下降。


      互聯網業務表現亮眼


      一季度,互聯網業務收入實現正增長,利潤總額大幅增長,成為信息通信業運行的一大亮點。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3020億元,同比增長1.6%;營業成本同比增長5%,增速較1—2月份提高4.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82.8億元,同比增長55.2%。


      分類型看,固定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平穩增長。一季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627.5億元,同比增長6.8%。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持平。


      分領域看,信息服務領域企業收入小幅回落;生活服務領域企業收入小幅回升,以提供生活服務為主的平臺企業(包括本地生活、租車約車、旅游出行、金融服務、汽車、房屋住宅等)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網絡銷售領域企業收入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提供網絡銷售服務的企業(包括大宗商品、農副產品、綜合電商、醫療用品、快遞等)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3%。


      分地區看,一季度,全國互聯網業務增速實現正增長的省(區、市)有17個。東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2817億元,同比增長2.9%,占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的比重的93.3%。互聯網業務累計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和天津共完成業務收入2651億元,同比增長4.2%,占全國比重達87.8%。


      持續釋放行業賦能效應


      今年是“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5G應用“揚帆”、新型數據中心發展等多個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趙志國介紹,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基礎設施全面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覆蓋31個省(區、市)和40個行業,服務企業超過了25萬家;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了8100萬臺(套)。


      “工業互聯網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166個中類,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趙志國說,“目前,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了1.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5.5%。”工信部將從政策、技術、應用三個方面發力,引導各地區、各行業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工業互聯網整體發展實現階段躍升,為推進新興工業化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近期我部聯合文旅部出臺5G智慧旅游有關政策文件,積極拓展旅游發展新空間。”趙志國說,“5G、人工智能等加速滲透至生產核心控制環節,5G工廠建設全面提速,給制造業生產模式和生產形態帶來了深刻改變。”


      趙志國表示,工信部將在全面完成收官任務基礎上,用好融合應用這把金鑰匙,持續釋放行業賦能效應。“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形成梯度發展格局。”趙志國說,“鼓勵大企業搭建數字化平臺,面向中小企業共享數據資源和能力,降低中小企業轉型門檻。”(記者 孔德晨)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呈五大趨勢

      展望2017年,我國信息技術技術服務業仍有望延續穩中趨緩發展態勢,面向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為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企業創新助推產業升級,開源成為基礎和新興領域創新的重要模式。
      2017-06-13
    •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分地區綜合發展指數呈現三大特點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分地區綜合發展指數呈現三大特點

      根據2016年30個省份的綜合評價,分地區綜合發展指數最高分為廣東省79 16分,最低分62 31分,均分67 34分,均分以上省市12個。
      2017-09-20
    • 信息產業:支撐強國建設成效顯著

      信息產業:支撐強國建設成效顯著

      五年來,作為我國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我國信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掌控能力顯著提高,正在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速器”、中國制造的新引擎、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
      2017-10-23
    • 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重點做好八項工作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 5%;電信業務總量、互聯網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50%、30%和13%左右。
      2018-01-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