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穩增長目標任務艱巨 汽車業如何“承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19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開2023年5月汽車行業信息發布會。數據顯示,5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33.3萬輛和23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4%和10.3%,同比分別增長21.1%和27.9%。


      “汽車市場自4月以來有所好轉,當前處于緩慢恢復階段,但汽車行業經濟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行業企業效益水平處于低位。”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2023年5月汽車行業信息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5月,汽車產銷量環比、同比均實現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繼續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汽車出口貢獻顯著。但從目前看,全年實現穩增長目標任務艱巨,需要進一步恢復和擴大需求,綜合施策,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推動行業平穩增長。”陳士華說。


      5月以來,多個利好汽車消費的政策密集出臺: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有助于市場穩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更大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有利于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從數據看,5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33.3萬輛和23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4%和10.3%,同比分別增長21.1%和27.9%。今年前5個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068.7萬輛和1061.7萬輛,同比均增長11.1%。


      對于5月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的原因,陳士華分析稱,一方面,隨著前期促銷潮熱度降低,消費逐步回歸理性;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的促消費政策,疊加“五一”假期的各類營銷活動等綜合因素影響,5月整體汽車市場較4月有所好轉。


      具體到乘用車方面,5月,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01.1萬輛和205.1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1%和13.3%,同比分別增長18.2%和26.4%。1-5月,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06.3萬輛和90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6%和10.7%。


      近年來,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發展空間廣闊。


      數據顯示,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71.3萬輛和7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和60.2%,市場占有率達到30.1%。1-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0.5萬輛和2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6.8%,市場占有率達到27.7%。


      從新能源車型結構來看,5月,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2.2萬輛,同比增長50.4%;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為19.4萬輛,同比增長94.4%。


      “插電混合動力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可以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問題,同時車輛價格下降明顯,市場競爭力非常強,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充分認可。”陳士華表示。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汽車出口也貢獻顯著。5月,汽車企業出口38.9萬輛,環比增長3.4%,同比增長58.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8萬輛,環比增長7.9%,同比增長1.5倍。1-5月,汽車企業出口175.8萬輛,同比增長81.5%。新能源汽車出口45.7萬輛,同比增長1.6倍。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個月恢復不及預期的商用車市場,5月的產銷量實現了快速增長。5月,商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2.2萬輛和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9%和38.2%。


      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客車和貨車的產銷量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均快速增長。1-5月,商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62.5萬輛和16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3.7%。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和貨車產銷量均有所增長。


      陳士華表示,從今年前5個月國內商用車市場表現來看,其正在逐步擺脫2022年的低迷發展態勢,處于恢復狀態。“不過,今年前5個月商用車市場雖有所恢復,但恢復速度比中汽協今年年初預期的要差一點。”


      他說:“在經濟恢復好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汽車工業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回升明顯,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在記者的采訪中,不少車企表達了相同的觀點:盡管熬過了春節前后的價格戰,一季度以來的市場低迷狀態也有所緩解,但決不能有所馬虎。車企仍需保持謹慎樂觀狀態,加強“承壓”能力,在遇到市場寒流的時候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陳士華提醒說:“我們要看到,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外部壓力依然較大,國內需求不足制約猶存,一些結構性問題仍比較突出,推動汽車行業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遠)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人工智能對汽車業是創造還是毀滅

      前,汽車業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的行業之一,眾多車企都在狠砸資金加快在人工智能布局,以加快自動駕駛、車聯網和移動出行等領域的研發。
      2017-08-02
    • 中國汽車業定調2018:穩中有進 結構升級

      中國汽車業定調2018:穩中有進 結構升級

      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預測,2018年宏觀經濟將延續平穩增長,全年GDP增速預計在6 6%,這將為汽車市場的發展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在汽車市場低增長的大背景下,汽車市場的發展動能將切換。
      2018-02-03
    •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汽車業幾何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汽車業幾何

      特朗普的關稅新政除了會給中國汽車廠商造成影響,實際上,美國車企也不會“獨善其身”,尤其是對于部分具有返銷車型的美國汽車制造商而言。
      2018-04-09
    • 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業影響幾何

      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業影響幾何

      此番貿易摩擦,必然給中美雙方及世界汽車產業帶來常規競爭之外的影響,在損失上究竟孰輕孰重?它將如何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格局?中國政府和企業又將如何進一步應對?
      2018-04-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